《我爱石淙》征文“红色记忆篇”之三

然而,对于家族而言,今日更是一个刻骨铭心、特殊非凡的日子。我们心中满是对一位至亲、一位长辈、一位英雄的无尽思念——他,就是我的父亲、爷爷或外公、太爷爷或外太公俞国桥。他倒在了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前夕,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正是他和成千上万像他一样的先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胜利的丰碑,换来了“8•15”的辉煌胜利,为我们儿孙辈撑起了一片和平与幸福的蓝天。
2016年12月,国家民政部郑重命名俞国桥为革命烈士,这一荣誉是对他英勇事迹的最高褒奖。俞国桥的儿子俞斌模、女儿俞月仙,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将父亲的烈士证书捧回了家。他们捧回的,不仅仅是一纸证书,更是烈士父亲那永不磨灭的英魂,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017年3月29日,萧山区民政局和浦阳镇党委政府携手召开了纪念俞国桥烈士座谈会,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传承他的精神火炬。
2017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的前夕,俞国桥烈士的儿子、女儿携儿孙们满怀敬意地前往湖州市石淙镇柳思桥祭拜。他们带着对先烈的深切怀念,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
回溯到1944年12月28日,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毕业的俞国桥少校副营长,率部在南浔千金、石浔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将士们毫不退缩,激战三十余分钟,伤亡惨重。俞国桥身中七弹,壮烈殉国,年仅28岁。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俞国桥的儿子俞斌模、女儿俞月仙在柳思桥古树下合影留念,他们手上捧着的是父亲的烈士证书,心中涌动着的是对父亲的无限敬仰与自豪:“爹,今天我们来看您来了,您是英雄,我们为您骄傲!”
昨天,俞国桥烈士的后代,在柳思桥祭拜先烈。同时,也表达对俞国桥烈士的妻子、奶奶(外婆)的敬意:俞国桥牺牲后,她终生守寡,含辛茹苦,把两个子女拉扯大。那份孤独、那份艰辛、那份坚韧、那份忠贞,给后辈们同样留下无尽的思念!俞国桥烈士的后代们表示:我们今天不仅仅是祭拜自己的父亲(爷爷、外公),还有跟他同时牺牲的无数先烈。
昨天,俞国桥烈士后代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昨天,在俞桥烈士牺牲地,俞国桥烈士的孙子俞力接受记者的采访。
昨天,俞国桥烈士后代代表与当地镇村领导合影。
昨天,俞国桥烈士的儿子、女儿在当年父亲作战所用的渡船前留影、追思。
昨天,俞国桥烈士的孙辈子女代表,在当年祖父(外公)作战所用的渡船前留影、追思。
这是柳思桥附近的白云庙,它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1944年12月28日的那场战斗,我方牺牲人员达120余人。当时,是寺庙人员将阵亡士兵收敛并埋在寺庙后面,让英雄们得以安息。英雄,人人尊崇;英雄,永垂不朽。在一个尊崇英雄的国度里,必将英雄辈出,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