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严恩荣家谱》古代文艺名家


1、严沆,字子餐,号灏亭,石溪十世。出生于清代顺治十二年,他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随后被选为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清朝政府中,他历任兵科、吏科、户科、刑科给事中,至太仆寺少卿,最后晋升为佥都御史和宗人府府丞,直至左副都御史,直至侍郎的高位。他的政绩和才华备受瞩目。他的著作包括《奏疏》、《北行日录》、《皋园诗文集》、《严少司农集》以及《古秋堂集》,这些都是他一生学术与艺术成就的见证。
严沆在艺术领域有深厚造诣,擅长书画,尤以山水画见长,其风格接近米芾。他的代表作《留山堂图》深受后人赞赏。在文学上,他更是被誉为“西冷十子”之一,他的诗文作品备受推崇。严沆非常虚心,面对批评和建议,他总是及时反思和修改,这体现了他的学识和修养。他热爱藏书,曾在自家建造了一座别墅名为“皋园”,其中有一个藏书楼,名为“清校楼”,藏书丰富,多达万余卷。他曾编撰《清校楼书目》,可惜这部珍贵的目录现已失传。
《题试茶图》
谷雨新晴采露芽,清泉活火试瓯华。
十年樱笋江南梦,最爱苕溪隐士家。
在山西长治郊外,隐匿于苍茫大地之上的三垂冈,犹如一部尘封的历史长卷,静静等待着有心人的解读。历经无数春秋的洗礼,这片土地在清朝进士严遂成的笔下,再次绽放出诗意与历史交织的光芒。夕阳西下,严遂成站在三垂冈上,望着这片曾经见证无数英雄豪杰悲欢离合的舞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就这样,一首充满深情与敬仰的《三垂冈》诞生了。诗中写道: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岁月流转,2001年人民日报公开毛主席逝世前一年草书作品《三垂冈》。此作不仅彰显了毛主席晚年书法艺术的高峰成就,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严彭年历任湖北竹山县、安徽颖上县、直隶曲周县、河南临漳县、安阳县知县,所至有循吏声,本文举其在颖上县一例。据清光绪《颍上县志》载,颖上县城自隋以来,几经迁移,至元末,只存土基。明初开始修筑砖城。历经战事,该城池陆续进行维修。乾隆四年(1739)涨黄水,城墙又被淹倒。知县严彭年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又重修砖城,城周553丈,共3里20步,城墙垛口1285个,高7米至8米不等。重修后的城墙,更加坚固。
严彭年文采出众,其在《浮石山赋》中写道:“沙鸟翔集,岸渚纷争;锦鳞游泳,荇藻交横。履巉岩以舒啸,辄谷应而山鸣。迨夫夕影沉壁,素月流天,星光临而动宕,露气溢而盘旋;愈盈盈于空际,益漾漾于渊泉。或乘小艇溯洄流连,如游赤璧作歌扣舷;觉予怀之渺渺,亦羽化而登仙。”诗人笔下的家乡美景,给人以无限遐想。他在描写田野见闻时写道:“秧针沙映绿,麦浪雨成秋。”多么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