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与朱肱《酒经》原文及译文赏析


(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忧,然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溃髓蒸筋。而刘词《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麴糵之气故尔。麴糵气消,皆化为水。昔先王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药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
大率晋人嗜酒。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麴糵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此。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浇其礌磈者耶!
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投闲自放、攘襟露腹,便然酣卧于江湖之上。嗜者至于濡首败性,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邪?平居无事,污樽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山之兴,亦未足以知麴糵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善乎,酒之移人也!惨舒阴阳,平治险阻,刚愎者薫然而慈仁,濡弱者感慨而激烈。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其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
(取材于宋·朱肱《酒经》)
大概晋朝人最喜欢饮酒。嵇康﹑阮籍这些人,更是不可以一天不饮酒。(他们)主要是纵酒畅饮,借酒逃避现实的束缚,未必真能体会到酒中的意趣。古时候所说的得到酒的全部意趣的人,恰恰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们)知道酒这狂药自有它玄妙的地方,难道只是用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的!
酒在世上的作用太大了!祭祀天地,敬事鬼神。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诗人墨客,渔夫樵妇,谁都不能离开酒。(饮酒之后,)闲适自在,解开衣服露出肚腹,安然酣睡在江湖之上。嗜酒的人(因过量饮酒)到了败坏品性、失去理智、伤害生命(的地步),往往摒绝、毁弃酒具,终身不再饮酒,酒又有什么过错呢?平常居住无所事事,随意畅饮,激发狂放的思绪,有助游览江河山岳的兴致,还不足以称得上是懂得饮酒的意趣。当遭遇流离放逐的时候,面对秋声暮雨,(沉醉于酒,)在烟岚雾霭中驾驭妖魔鬼怪,把荒蛮偏远之地转化为极乐世界,(这时)酒的力量,差不多接近“道”了吧!酒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啊!(使人)在阴阳变化中调节情绪,在艰难险阻中平衡心态,使刚愎自用的人变得温和仁慈,懦弱胆小的人变得感慨激昂。善饮酒的人,即使面临生死的威胁也不畏惧,他看待穷达顺逆,只不过是一场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