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飚:糖化学领域出名气


俞
俞
文汇客户端载: 2021年11月18 日:在中国糖化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是一个代表人物。他的“俞氏糖苷化反应”被国际上100多个同行实验室所使用,为中国在国际糖化学领域打出了名气。今天,俞飚当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就在3个月前,他被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授予2022年惠斯勒糖化学奖。这是糖化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两年一度,仅授予一人,他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省语文特级教师唐承彬曾任湖州中学1985届(3)班(理科班)的语文教师。在他眼里俞飚是读书很用功的通校生。同班的何美兰是农村来的住校生,起床后早早来到教室,但俞飚早已在教室用功了。有一次,何美兰有一道数学题求证不出,就去问俞飚,俞飚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演绎。何美兰惊讶俞飚的字迹非常端正,而且最后写了“证明完毕”四个字,再在右下角加了一个“#”字。这样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何美兰震憾很大。唐老师回忆说,虽然任教这个班仅仅一年,但不少同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俞飚是一位白面书生,当他微笑时两腮会出现两个可爱的小酒窝,这在我接触的那么多男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俞飚是一个阳光男孩,因此不管是作文还是随笔,都充满正能量,写学校和街上的所见所闻常有亮点闪现。譬如写老师关心学生、同学刻苦学习的实例,写街上助人为乐的场景。在评语中老师曾经赞扬他在字里行间吹拂着春风、洒满着阳光。
俞飚学习刻苦,但不是单纯的苦读,而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乐学的精神,他善于安排时间、不做无用功。所谓的“善于安排时间”就是会利用自己精力最好的时间去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才能直接提高学习效率。任何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俞飚多才多艺,平时喜欢引吭高歌。毕业后一年,他们班级聚会时,俞飚竟然翩翩起舞,交谊舞跳得有模有样了。
1989年,俞飚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9月入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这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有机化学研究所。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自从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俞飚一直待在那里,专注于科研。同事说,他基本不在非专业公共论坛露面。
“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关于他的“深居简出”,俞飚淡淡地回应。这位50多岁的化学家,平时的生活还是“两点一线”,早上7点半到办公室,孩子上大学前,他回家吃好晚饭还要回到办公室,直到22点再离开,如今一天三顿饭都在食堂解决,在21点结束工作。
30年来,俞飚主要做了一件事——与糖化学打交道。
1996年,俞飚在美国纽约大学完成一年博士后研究,回到上海有机所,在国内开始了糖化学合成领域的开拓。从中草药中的糖类开始,俞飚带领研究团队不断探索糖合成的捷径。糖,其实无处不在。吃的淀粉,穿的纤维素,女孩子用的保湿面霜,都是糖。糖,远比人们以为的复杂。人的血型之所以不一样,正是因为血型抗原不同,而血型抗原就是一种糖。
俞飚最早接触到这个课题,是在时任上海有机所所长的惠永正教授指导下研究中药中的糖成分。人参类植物中就含有上千种糖苷成分,要弄清哪个成分发挥作用,需要将其合成出来。他们把远至一百多年前的方法都试了一遍,还是做不出来,于是一次次分析失败原因,再一次次试错。“没想到,最后发展出来的合成方法比期待的还要好。”俞飚说。
俞飚以糖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生物活性和功能”为主线,在糖苷键的构建、复杂糖链和糖缀合物的全合成及其生物功能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系统性成果,推动了糖化学领域的发展。他们在2001年发表的糖苷化方法,已成为目前复杂聚糖和糖缀合物合成的通用方法,被全球上百家实验室成功应用,被称为催化糖苷化的三个里程碑之一。相比另两个由德、日知名化学家创造的里程碑,当时的俞飚还名不见经传。
脸上有个浅浅酒窝的俞飚,说到这里笑了。
科研便是爱好。俞飚一个最深感受就是,科研需要1%的灵感和99%的汗水”。没有爱好很难坚持下去。
俞飚团队坚持下来了。他讲到,如果之前的糖苷化方法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那么“俞氏糖苷化反应”则完全是一次创新之举。过去,人们在合成糖分子时,主要用酸来做催化剂,俞飚课题组创造性地发展了用一价金离子来催化的糖基给体,从而实现其他方法不能实现的特殊糖苷键的构建。2008年,被誉为“俞氏糖苷化反应”的方法甫一面世,就被同行大量应用于研究或新药研发。
63步,全合成蓝道霉素;79步,全合成治风湿的中药杠柳苷。俞飚课题组在国际上领先完成了大量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他们还合成了一类细菌多糖,该细菌具有独特糖链结构及反常的生物学功能,全合成该糖有助于难治性肠炎药物的研发。他们不仅获得了高纯度的多糖化合物,其中的128聚糖也是当时国际上化学合成的线性最长的聚糖。
俞飚实验室还与生物学家和药学家广泛合作。他们阐明了一类皂苷分子通过激活某受体来控制食欲和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研发了糖基化雷公藤内酯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等。
2019年9月21日,“中国化学会糖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河北保定举行的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糖化学会议期间召开,俞飚任首届主任。2023年,在俞飚院士等的推动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破译生命的糖质密码》的重大研究计划。。
2023年4月28日,俞飚做客南开大学伯苓讲座,带来以《“苦尽甘来”糖化学》为题的报告;2024年3月27日, 俞飚在清华大学作了《推动聚糖和糖缀合物化学合成前沿》的清华学堂班讲座;2024年3月29日,俞飚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做了《破译生命的糖质密码》的报告。迄今,俞飚已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230多场。 2023年12月8日, 俞飚再次来到湖州中学, 为高二的学弟学妹作了《化学与生命》的科普报告。
2021年11月,俞飚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喜讯传来, 振奋人心。11月19日晚,湖州市委市政府派专人来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将贺信送到俞飚手中。俞飚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在糖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成果,他表示,深刻感受到家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正在走一条绿色低碳之路,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之姿。希望自己能够助力家乡发展,为湖州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张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