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名人诗作(五)


著名藏书家严元照
严元照,字元能(一作修能),一字久能(一作九能),号悔庵居士,又号蕙櫋,浙江归安(今湖州石淙)人,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文学家。
严氏藏书印有“石溪严氏芳椒堂藏书”、“石溪严氏”、“芳椒堂藏书”、“芳椒堂印”、“严氏九能”、“元照之印”、“元照私印”、“蕙櫋”、“画扇斋”、“晓硅石换田毓印”等。
严元照姬妾张秋月,字香修,一字幼怜,亦能藏书,藏书印文有“张氏秋月字香修一字幼怜”、“余独好修以为常”、“侍儿香修”、“香修”等。关于姬妾张秋月,元照《簪花集题词》曰:“香修姓张,小名秋月。安徽祁门人。年十九归予。子以时《十六观经》‘戒香薰修’之语,字之曰香修。为镌小印一,长笺短札,帖尾书头,往往用之。香修幼为媵于予外弟嵇君。君祖侍读公之次女公子爱之甚;口授唐宋人小绝句,略能上口。太白‘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尤其所乐诵也。西湖寓公秋查主人以白团扇画《秋江载月图》见诒。予遂以画扇名吾斋以自喜予意。朋好知其事者夸予之遇,惠以诗词。誊谤并施,嘲谐迭出。以兹翠墨,媚彼红妆。汇而存之,得若干首,名之日《簪花小集》。忆予乾隆癸丑流寓浮梁,外弟为馆甥于湖口。予欲揽石钟山之胜,因同往游焉。斯时始见香修,香修仅十龄耳。迢递十年,始偿夙愿。”又于《分门纂类唐歌诗》上批文:“余姬张香修,柔婉明慧。余妻以其小字‘幼怜’字之。令掌家藏图史,暇时助之校书,凡简端钤‘香修’小印,即其手校者也。朋好皆有诗词赠遗。余汇录成帙,名之曰《簪花小集》。又刻小印一长方,长笺短札,帖尾书头,往往用之,仁和宋茗香有一诗云:头衔合署校书郞,小印红钤助古香。从此流传增爱惜,美人亲手为评量。后之人当必有知我香修者。”秋月离世早,元照为悼姬人作有《念奴娇》词:
严元照性倜傥,一生无官。科场失败后,绝意仕进,致力于经史实学,雅学的研究尤为精深,其著作《娱亲雅言》、《尔雅匡名》,“旁罗异文较训,钩稽疏证,补邢疏所不逮”,为清代大学问家朱珪(嘉庆帝师)、阮元(一代文宗)所称道。
严父树萼公去世后,严元照因家变从石塚村迁居至德清衡溪南侧柯家山麓,取读书室名为"柯家山馆"。移居德清后,以闭门读书治经为好。晚年久病,秋月侍奉汤药。元照于《柯家山馆遗诗》中《病榻读书漫述》记:“仆自壬申仲秋患肠澼之疾,久而弗愈。……扶持妪煦唯少张一人而已。宛转床蓐之间;借书卷以自遣。”元照卒于仁宗嘉庆二十二年,年四十五岁。
严元照藏书流散后,部分归于吴兴陆氏“皕宋楼”。“皕宋楼”主人陆心源刊刻的湖州地方文献《湖州丛书》收录严氏著作《尔雅匡名》、《柯家山馆遗诗》、《娱亲雅言》、《柯家山馆诗集》、《悔庵学文》等。民国藏书家潘景郑曾想将他所写的书跋,编为一册付梓,惜未完成。
花柳回春妍,新晴及花朝。
三年枯木榻,俯仰不自聊。
开户眄遥岑,隔岸若为招。
陂塘日初斜,细桨穿画桥。
飘渺同舟人,翠蛾谈不描。
罗衣约身稳,匈叶当风摇。
凫翁傍蒲稗,烟波与之遥。
推篷天水阔,旷然万虑消。
红楼珠箔,护轻寒四面,垂垂不卷。
鸳甃几番连夜雨,添了晓妆春倦。
柳待摇波,梅还悭雪,未觉东风软。
横塘路回,踏青情绪先懒。
望极迢递春江,归帆何处?芳草和天远。
欲寄天涯无好梦,梦与行云都断。
鸾镜尘昏,兽炉香冷,蕉萃无人管。
西园花事,一年判付莺燕。
其三:《鹧鸪天
中酒篝灯夜漏迟。风茎露朵写相思。平将楚泽千秋恨,并作明窗一段奇。
疏雨后,浅寒时,河桥灯火送君归。幽香满幅还留在,为谱新词付雪儿。
其四:“悼亡妻”未刊诗稿五首如下:
《卜算子》:泪眼镇相看,分手浑无语。门外分明见远山,山外知何处。双桨载悉来,又送愁归去。今夜红闺梦里人,独听孤篷雨。
《相见欢》:斜阳只在楼西。暮烟迷。一色长堤芳草,又萋萋。春情懒。春肠转。翠眉低。惆怅十年前事,再休提。
《点绛唇》:沉水熏残,雁灯珠蜡垂垂冻。更无人共。绣被春寒重。多少相思,不合和愁种。银屏梦。月斜钟动。做也成何用。
《祝英台近》:悄寒轻,晴昼永,特地卷珠箔。池上桃花,红意已非昨。倚阑欲问东风,吹开几日,又何苦、将他吹落。怨风恶。细算却是桃花,生来命原薄。随意夭斜,只合傍篱灼。无端移近房栊,酿成春恨,悔当日、用心真错。
《鹧鸪天》:凌乱残英露井东。三更禁雨五更风。游丝苦要留春住,自向庭心觅落红。高阁静,翠帘空。今年花事忒匆匆。花开还有明年在,惆怅芳华逝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