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琏镇志》私立诊所张前方


第一节
在新中国建立前,善琏镇有许多知名私立诊所和名医。
一、张克明私人诊所
张克明(约1841——1916),名讳树福,吴兴名医。其祖上的医学,受传自湖州名医吴古年老先生,经过三传再传到张克明,医术越来越精深,事业也越做越大。弟子叶橘泉记载:先生看病收费,没有定例,其宗旨是取之于富有,帮助和周济贫穷人家,所以,那些有名的富贵的人家,来求他看病,如果不出较多的钱,他是不去应诊的;但是贫苦的那些患者,哪怕就是免费,也给他们看病,施医送药之外,还慷慨地送些资金来缓解他们的穷困。因此远近闻名,尊称他是医生里面的侠义者。民国初年,张克明被选为吴兴县咨议局议员,对于减轻田赋等事,据理力争,出了不少的力。先生平时在医学上,特别喜欢研读福建陈修园、苏州陆九芝等大家的医学著作,主宗经方,旁及诸家。他说,做医生的,研习医学这门学问,不应该拘于一个流派的学说。应当吸取诸家所长,以为我用。
张克明私人诊所,位于善琏夹塘村夹塘港畔,是一所宽敞、整洁、明亮的民宅。有“益元堂”三个字的匾额。匾额下方放着一张书桌。张克明享寿68岁。儿孙们继续他的医术。诊所旧址今在。
二、庄颂墀医生诊所
庄颂墀(1897-1962),俗称“阿家先生”,是杭嘉湖一带中医名家。他出生在善琏镇,1921年去上海医馆当学徒,开始学医。拜当时名中医大卯金子久名下。学成后在上海从医。1951年回家乡善琏镇,开办“庄颂墀医生诊所”,并去顾泰顺药店坐堂问诊。
庄颂墀有名医真传,且是上海来的医生,名声在外;加上他看病把脉细致,望、问、听、切周全,开药方讲究用药准,药头长,病人经他医治,基本都能治愈。一时名声大振。病人来自杭嘉湖地区和江苏邻近之县,每日诊治病人达百名以上,门庭若市,生意兴旺。据说为满足嘉兴方面来善的病人,航运公司增开了嘉兴到善琏轮船。50年代,政府让他创建善琏卫生院,他自费出资建造医院。所收学徒有沈则马、王文清等。1962年,他不幸突发脑溢血逝世,终年66岁。
张酉山(1900——1918年),吴兴名中医。善琏夹塘福溪兜人。1906年,在自家天疑馆读书;1912年,去夹塘村张克明老中医处学习中医内科;1915年去千金沈老医生处学习中医外科。1918年春,他出师回家,设立酉山私人诊所。是年秋季,乡里瘟疫流行,病死者很多,他便日夜奔波,访视在病人之侧,不幸染上瘟疫又累及于母和妻。于1918年10月15日病逝。年仅19岁。遗下一孤婴燮祥(汉民),由其弟张坤山扶持,后从医。
四、张坤山私人诊所
张坤山(1904-1956年),吴兴名中医。善琏夹塘福溪兜人。他早年拜曲尺湾有名望的中医潘旭为师。出师之后,回到家私乡,设立坤山私人诊所。为体面行医,借得本村吕家塘舅舅家银元一火炉,坐北朝南,临港建造三间门面一只厅。他在中医外科上有丰富的经验。乐善好施,对穷苦人家不收诊疗费,有时还给些药。有感张医师岐黄之术的高明,有名人特赠他“歧其乎神”大匾。挂在张家大厅。时的名医叶桔泉常来坤山诊所,交流医术。时逢乱世,张家光鲜的门面,被强盗看中,先后二次来抢劫。因为他为人好,早有人报信。一次,阿四儿子见强盗破墙而入,欲与之拼命。张医师劝住说,这些人里面大多是难民,实在没饭吃才走上这条路的。1952年7月1日, 善琏联合诊所成立。张医师响应政府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参加联合诊所,下驻平乐村。因终日劳累,于1956年病故,终年53岁。组织上为他举办隆重的追悼会。当年,他为医借巨资建造的厅宅诊所还在。
杨鑑昌(1919—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