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琏镇志》古代石桥(三)张前方

(2022-12-03 13:45:00)
《善琏镇志》古代石桥(三)张前方

31、庆善桥  在善琏集镇、南大营里自然村西北。南北跨蒙溪。三孔石梁桥,额刻“庆善桥”名。始建不详,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长21.5米、最宽处3米,中孔跨4.9米、边孔跨2.8米。中孔桥墩三条石竖列,中间条石刻有荷花纹字堂(文字不详),边孔桥墩与金钢墙合一体。桥面两侧石板护栏,栏板间望柱4对,中间两对望柱蹲狮,另两对望柱顶端方体亚字开光,护栏两端有抱鼓石锁定。系梁2对,端首弧形,金钢墙错缝平砌,护栏外侧有如意纹框式铭文,上有阳文楷书“咸丰捌年里人重建”,下有阳文楷书桥额“重建庆善桥”。桥心石图案太极图与变体龙纹组合。

32、万安桥  在善琏老集镇东桥街环河路。东西跨蒙溪河。单孔石拱桥,额刻“万安桥”名。始建不详,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长14.4米、桥面宽2.8米、孔径跨6米。拱券分节并列式,上覆券睑石,2对系梁端首为弧形,桥面两侧石板护栏,间以4对望柱,顶端方形,上有亚字型开光纹饰,桥栏两端由抱鼓石锁定。拱券两侧有间壁石,上有桥联,南向“津通舟楫虹梁固;泽普源流雁齿”、北向“苕水西环通利市;含山东峙启文明”。桥额阳文楷书“万安桥”,两侧阴刻“道光年,里人重建”,桥心石为太极图与团花组合纹。金钢墙错逢平砌。20038月,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点。

33、宋古桥(宋姑桥)在港南村境东片北边、宋古桥自然村西北侧。南北跨善琏塘。单孔石梁桥,额刻“宋姑桥”名,清光绪《归安县志•桥梁》(卷九)载名“宋姑桥” 。始建不详,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长12米、宽1.7米、高4.5米、最大跨5.5米、最大载重15吨,两堍踏步各5级。桥墩三花岗岩条石竖列,与金钢墙合一体,金钢墙错缝平砌。系梁1对,端首弧形素面,桥面现铺水泥。桥额阳文楷书“宋古桥”,两侧阴刻“道光四年,里人重修”。

34、申明桥  在港南村境西片东、宋家棣自然村西侧。南北跨西建桥港,东傍公路桥。三孔石梁桥,额刻“申明桥”名。民国22年(1933)重建。长17.7米、宽1.7米、高4.3米、最大跨13.8米、最大载重15吨,两堍台阶各2级。桥墩与金钢墙合一体,金钢墙条石砌筑,系梁2对,端首素面抹角。桥额阳文楷书“申明桥”,侧阴刻“癸酉年立”。

 35、堰镜桥 座落于夹塘村日晖堰北面,与双林镇花盘兜村和合兜相连,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在大运河支流之上,是一座长约30米左右的平板石桥,桥下五孔,中间这一孔最大,两面四孔渐小,桥墩由条石做成,由于建桥时间太久,成了危桥,船只不能顺利通行,所以政府屡次重建,它是接通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

36、戴家木桥  原位于匠人埭自然村西约100米左右,早在明朝时是一座小木桥(因当时明朝朱元璋皇帝手下的军师刘伯温到过此桥,所以在历史上考证在明朝时就有此桥)。约到清朝末年建成了一座桥底有三孔,八个桥墩,桥墩、桥面、桥栏全是圆木的木桥,因它的位置靠近戴家埭自然村,故此得名戴家木桥。1951年,人民政府重新建成了一座水泥洋桥

37、秀才高桥  在车家兜村东南秀才下桥自然村北侧,南邻公路桥“秀才下桥”。东西跨秀才桥港,东堍界宏建村秀才桥自然村。三孔石梁桥,额刻“秀才高桥”名 。始建不详,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武康石排柱说明始建年代较早。长35米、宽6米、高3米,系梁两对,端首素面抹角。桥面石两侧为纵向条石,中间石板横铺,已被水泥覆盖。金刚墙错缝平砌,桥额阳文楷书“秀才高桥”,两边阴刻“道光十八年,里人重建”。

38、永兴桥  在车家兜村东边、,处车家兜自然村东、南湾自然村北村公路北侧。东西跨永兴桥港(屋家湾河)。五孔石梁桥,晚清时建。低平,远望如贴水面。长25.7米、宽1.6米、高1.6米,系梁端首弧形,桥墩与系梁加工粗糙,表面不甚光洁,中孔桥墩外立面有楹联,无法识别。金刚墙错缝平砌。桥面被水泥覆盖,桥堍抬高。

39、永庆桥  在车家兜村南,处东兴路南延公路西侧、鸭扛子(狭港基)自然村中。东西跨村河。单孔石梁桥,额刻“永庆桥”名。始建不详,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长4.4米、宽1.1米、高1米。桥面二条石并列,金刚墙后期重修,以块石垒筑水泥平缝。桥额阳文楷书“重建永庆桥”,两旁有清代光绪年间款识,字迹模糊无法识读,当重修于光绪年间。

40、永福桥 在车家兜村南边、鸭扛子(狭港基)自然村南500米。南北跨善琏塘,东邻老丰龙子桥。单孔石梁桥,额刻“永福桥”名。始建不详,民国8年(1919)重建。长13米、宽2.5米、高2米。桥墩与金钢墙合一体,架系梁1对,端首素面。桥面三条石并列,桥心石团花。金钢墙错缝平砌,有太湖石、武康石、花岗岩等,因多次重修石材不一。桥额阳文楷书“永福桥”,边阴刻“民国八年,里人重修”。是德清与湖州交界处特有长尾巴桥。

 

41、安庆高桥  在窑里村北边、布袋村自然村西侧、徐家埭东北。南北跨河己填,成岸桥。三孔石梁桥,额刻“安庆高桥”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长15.7米、宽1.75米、高3米、最大跨10.7米、最大载重1吨,两堍踏步各6级。桥墩二宽一窄三条石并列,两桥墩与金钢墙合一体。系梁2对,端首素面抹角。金钢墙为靴钉式筑造。桥额阳文楷书“安庆高桥”,侧阴刻“光绪二十年,里人重修”。

42、包龙桥   在窑里村东边、塘里自然村南。南北跨杨官桥河漾东河兜(包龙桥河)。单孔石拱桥,额刻“包龙桥”名。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长11米、宽1.5米、高3.2米、跨3.5米、最大载重0.2吨。拱券砌法不明,桥面水泥覆盖,金钢墙错缝平砌。桥额阳文楷文“包龙桥”,侧阴刻“道光十二年,里人重修”。

43、前兴桥  在窑里村南、窑里自然村南。南北跨窑里漾。三孔石梁桥,额镌刻“前兴桥”名。始建约明代,民国时重建。长16.4米、宽1.9米、高3.5米、最大跨12.1米、最大载重1.5吨。桥墩武康岩三条石并列,桥墩与金钢墙合一体,金钢墙花岗条石靴钉式筑造,为后期重修。系梁2对,中孔南侧系梁端首如意头,应为明代构件,中孔桥面三条石并列,边孔桥面板梁结合,与两堍台阶垂带相连。中孔桥面石东侧桥额“前兴桥”,民国重修。此桥始建于明代,桥墩及系梁部分为明代构建,桥面及两堍台阶金钢墙等为民国重修构件。

44、杨官桥  在窑里村东南、河西自然村东侧、庙后头西北侧。跨杨官桥河。三孔石梁桥,额刻“杨官桥”名。始建不详,民国5年(1916)重建。长21.4米、宽2米、高3.3米、最大跨10.7米、最大载重2吨。中孔桥墩三条石并列,边孔桥墩四条石并列与金钢墙合为一体。金钢墙靴钉式筑造。系梁2对,端首素面抹角,桥面三块较宽且完整花岗岩条石纵排,间以短窄青石板,桥心花纹阳刻团花图案。 桥额阳文楷书“杨官桥”其侧阴刻“丙辰年里人重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