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塔祠寺
一、含山塔 位于含山山顶。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面积3000平方米。宋元祐年间(1086~1093)始建,明正统六年(1441)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895)重修,塔前有“重建含山净慈院塔记”石碑,记述其兴废始末。为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八面七层,下施副阶,顶置塔刹,通高38.5米(含塔刹),底层基石做成须弥座式样,上有精美雕刻,各层有石梯作“壁内折上式”,可供游客登临。于五层处架柁梁,上安刹杆木,用于承托铸铁塔刹,塔刹由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葫芦等组成。塔细耸如笔.俗又称“笔塔”。缘于地处“笔都”,含山东三庄也是湖笔发源地之一。如明嘉靖时徐献忠《吴兴掌故》记:“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巅浮图其卓如笔,孤邱无从,故出笔工。”又清道光《练溪文献》记:“含山有塔,故出笔工,俱出善琏村,含山去村十里。”含山塔矗立于京杭大运河旁,数里之外及可望见,一向具航标作用。1991年,含山塔葺新。2011年1月公布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蒙公祠,位于善琏镇,距湖州约28公里。善琏系中国笔都,湖笔发源地,蒙公祠祀笔祖蒙恬。蒙恬为秦朝大将,史料记载为制笔的始祖。善琏制湖笔历史悠久,南朝时已盛产湖笔。而建蒙公祠祭礼笔祖蒙恬,据文字资料记载最迟在元代。
民国时期,蒙公祠重建。抗战时期(1943)被毁。1959年,因建善琏湖笔厂厂房,蒙公祠再度受损。1992年蒙公祠重建,1995年4月竣工,蒙公祠占地4000平方米。湖笔与微墨、端砚、宣纸,并称"文房四宝"。每年农历3月16日蒙恬生日,农历九月十六日笔祖娘娘生日时,各地制笔人士云集蒙公祠隆重祭祀笔祖蒙恬,已成为善琏镇的民间习俗。
三、永欣寺,位于善琏镇,2005年9月16日开工重建,整个工程分3期,建筑布局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这座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寺院将和蒙公祠、蒙溪公园、湖笔一条街连在一起组成湖笔文化园,成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新建永欣禅寺的第1期工程大雄宝殿已于2008年落成。上海市人大常委、湖州籍著名书画家汤兆基,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书画家闵学林分别为大雄宝殿和永欣禅寺题了字。2006年9月,惟学法师来善琏镇主持重建永欣寺建设工作。
四、国太禅寺
位于善琏镇皇坟的西南方有一块地称"国太地",据传是吴国孙权之母安葬之地。后人先后在此建造"国太禅寺"、"古墓庙"以示纪念,香火一直旺盛。"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之后,有关部门允准,重新修缮,还胜迹之原貌。
五、净慈寺 在含山塔南。原寺唐乾符三年(876年)始建,号含山院,北宋治平二年(1065)改净慈院。清末民初大部已毁,唯留含山塔西侧蚕花殿,传承“轧蚕花”民俗。残寺解放后尚在,“大跃进”中被拆,“净慈院碑”用于修机埠。“文革”初彻底拆毁。1995年重建,有蚕花殿、观音殿、僧舍等。1996年批准开放寺院。
六、莲花禅寺:位于车家兜原石塘桥北堍,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文革期间被毁,1989年重建,三开间平屋,砖木结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