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杨家埠载氨水张前方

氨水厂位于湖州杨家埠。氨水又称氢氧化铵、阿摩尼亚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它在农业上经稀释后可用作化肥。
以前到湖州,让我记得坐的是含湖班。这是含山到湖州的客船,是唯一经过我们夹塘村的一个航班。这次,我们到杨家埠载氨水的水路应差不多,出夹塘后过八字桥、石淙镇、和孚洋、然后到达湖州城。当时,摇船只能靠人力,在河中逆风无法前进时, 便在河的岸边, 用绳索拉船前进。所以,就有了在岸边拉船的纤道。这是我的前程,要充当一回纤夫拉纤的角色。
欸乃咿呀的摇橹声,衬托了水路的寂静。有客轮过来了,经过前面的河道,激起水浪溅到岸边上。我们的船头也发出被拍打的声响。“轮班了”。船上是每摇“一九”,也就是九里路换一班的。实行轮班摇船和休息制度。我奋力起身,替上去撑船。船前面,正向荷花荡里去,一阵阵香风逐水来。
江南水乡最美丽的是水中的倒影,水波荡漾时,变幻无穷。当然,一路上,多半是艰辛。旧时讲摇船、打铁、磨豆腐,这是三件最苦的活,因为期间不能有片刻停歇。乡下日子十分艰辛,橹声也变得凄苦。橹声好听,但摇船是个苦活。白天烈日烤背,夜晚寒风冷面,都苦不堪言。而且,你不能停下来,稍不当心,船会转迷方向。
但是,我们队上的社员们都不怕苦。船到湖州,本可以休息的。他们想到载氨水是要排队的。于是,连续作战,直达目的地,夜色迷迷,终于排上船队。秋夜里,我们没铺困觉。什么滋味?
湖州载氨水,是由队上壮劳力轮流。水迢迢,路遥遥,一路橹声相伴。一个来回就两天。上船时,大家从家里带上了烧好的菜。在船上,不忘喝点糟烧酒。这是很不错的。大家笑眯眯地取出准备的下酒菜:花生米、鸡肉,金针菇、麻辣豆腐干等。在船上一起吃起来。我因为太累,没有加入喝酒圏子。看着明月高悬的晚上,一个个饮酒的社员们,脸红红的,他们将生活的热爱融进在酒中。三个人,有幸会于河上,一路同行在水上留宿,然后完成队上任务。
第二天,满载氨水的船走上归途。太阳升高时,有人在船头做起了午饭。吃饭时,锅盖打开。我看到,一阵风过,上面的白米饭一下成为绿色的了。又一阵风吹来,我的双眼被氨气吹得眼泪直流,呼吸难。这时,饭根本吃不下去。可是,我的同伴张海定却毫无介意,很快去盛了饭来。
据说,氨水属于氮肥,庄稼吸收快,不几日后,麦苗就由黄变成绿油油的了,整片的田。我在睡眼惺忪中摇船回家。想像氨水的运输船要停靠在可以遮阳的大树下,避免太阳暴晒。
2006年,我在杨家埠霅水桥当指导员,曾在村上老书记孙二毛带领下,重访湖州化肥厂。我们参观了厂区,见到这个老国有老企业还存有许多文革时的宣传画。当下,企业已为民营的了。这天中午,我们在厂里喝了自制烧酒。带着醉意,来到西苕溪边上,我要寻找当年载氨水的河埠。
港口已拓宽。旧地重游,往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