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2022-05-26 14:38:09)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202157,初夏的阳光很热烈,微风从京杭运河畔吹过来,分外凉爽。我们《善琏镇志》编撰组成员相约,到含山中心小学做客。从校园的绿叶间向东望去,高高的含山塔尖依然那么挺拔!座谈会上,刘英校长安排了作家赠书仪式。昨日久居人,今日异乡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师范毕业,分配在含山中学当语文老师,在此度过五年时光。至今难忘,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晨晚,和含山运河美丽的风景。

登临含山顶,可观山下蜿蜒流淌的运河,纵览江南水乡风光,这是登高远眺的理想之地。1980417日,恰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晌午,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带文学组的几位学生,兴致勃勃地爬上含山观看风景。我们来到山顶上,极目远眺,无限美景,尽收眼底。整个大地沉静在灿烂的阳光下:金黄的油菜田,一片连着一片,像棋盘点缀风光;碧绿的麦田,一块接着一块,像巧手裁过的绿缎,镶嵌在大地;洁白的尼龙秧田,一条排着一条,像条条白鱼,鱗光闪闪,装点田间。还有绿树成荫的村庄,烟囱高耸的小集镇,纵横交错的水渠,通向四方的阡陌。块块桑园,点点池塘,精巧的石板桥,这一切刚好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水乡美景。山的南面是含山砖瓦厂。它属国营企业,规模较大。此时,全厂在扩建场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气象。西山脚下,古运河像一条银带,缓缓伸向远方。轻风吹动,水波鱗鱗,河中白帆点点,百舸争流,满载着货物的拖轮,一只又一只,排着长长的队伍,朝着古老的山塘桥,呜呜地直叫,精神饱满,意志坚定地奔向前方。鸣笛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同附近水泥厂,砖瓦厂的机器轰隆声交合在一起,人间烟火,散入空中。

我回转身来,春风吹满山坡的树叶,飒飒作声。“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十分温柔。大家贪婪地呼吸着这清新近乎芳香空气,胸中格外舒适。忽然,“轰隆”、“轰隆”。一阵石炮响过。在山的北边,“七姐妹失踪的地方”,升起了一团白色的硝烟。这么美丽的风景区,怎么成为矿区?我内心为之惋惜。继续向北边走去,每前进一步,心跳加速!终于,在石矿边站定,向底下望去。石矿里,有一条红泥路通向运河山塘港滩。有人在推车,也有人在挑担。来来往往的人群在下面流动。河边,并排着许多赤膊水泥船。有一条装满石头的船,准备出发了。竖起桅杆,拉起白帆,慢慢地进入运河的深处。

转过身,向宝塔观望。巍峨的宝塔,像钢铁巨人,耸立在山顶中央。百姓传说,这塔是三国时孙权为母亲筹建的。怀着思古之情,我在塔的身边徘徊。听鸟儿“叽叽咕咕”,在内外飞腾,凌空盘旋。塔的南边,有一棵古老的需数人围抱的香樟树。它伸枝展叶,好似一把遮天大伞,尽情地享用柔和的阳光。这树干下部是空的,还有一个洞口,这时,见有一个小孩,蹦蹦跳跳,机灵地钻入树洞里,不一会,在树身洞口,透出一张天真的红朴朴的笑脸来。塔的南面与北面,各有一个残堡。这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见证。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丑陋、凶残的地方,如今在其间,跳跃着,歌唱着的都是花一样幸福的孩子们。正前方有一棵高高的榆树,风筝的飘带挂在树枝上摇曳

饱赏了含山多彩的景色,我们去东边。同学们像燕子一样穿过满是苍松翠柏的东山坡。不知不觉的,来到山脚下,一幢崭新的教育楼出现在我们面前。青的瓦、白的墙,一切都辉耀明亮的。走进这座崭新的教学楼,嗅着来自田野阵阵浓郁的芳香,想到我们含山中学将要迁入,就会展现一副生机勃勃的画面:宽广的操场,悠扬的琴声,朗朗的读书声,激昂的打球声,这一切怎不叫人欢喜呢!

四十年一个转身的距离。今天的含山塘,京杭大运河正式命名,曾经窄小的堤岸,已被白色的大理石围栏所替代,沿岸边进行了硬化处理。千吨货轮,畅快地行走。我漫步岸上,可以享受从水面吹过来的丝丝凉风,感受清风对自己脸颊的吹拂惬意;我漫步岸上,可以嗅到青草和鲜花散发出来的幽幽清香,香不醉人人自醉;我漫步岸上,可以享受生活的浪漫,感受的是舒心的回忆与祥和生活的温馨。

含山塔,仍然矗立于京杭大运河东岸,数里之外便可望见,成为京杭大运河航运中的重要参照物,起到航标作用。201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含山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山塘桥,因为运河拓宽被拆除,在原桥往北十米处建新桥。1997,再次拓宽运河航道,在原址南数十米处建新桥。而我眼前的新含山大桥,又是刚建造的,路面宽阔,引桥远长,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大桥那样壮观,但却有一样伟岸的身姿,一样地像件艺术品似的横跨在运河的水面上。

当年的含山石矿和中学旧址呢?原来正在兴建含山风景区。这次重游,让我记下了景区项目名字和又一个新兴的概念:含山运河景区和蚕桑研学营地。是一个集观光旅游、禅意研学、户外拓展功能一体的文旅综合景区。

祥瑞之气,氤氲满山。古往今来,不正是大运河的创造力和顽强精神,成就含山这一世间难得的胜景?

                                                                                                    202258

                                                                                    致谢诗人俞玉梁对本文的修正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含山运河看风景张前方

  按: 521,应邀赴妙西参加"一起阅读大运河"活动。下午2点一3点,妙西镇沈家本历史文化园里喜气洋洋,一起阅读大运河京湖网上视频活动如期举行。李,沈两位教授是诗人本色,发言激情飞扬。现场湖州主题征文作品,是我准备的一篇《含山运河看风景》散文,由沐晨文化四位男女青年分段朗读。最后,大家在"阅读大运河 一起走运吧"的口号中合影。在此,我要感谢主办方,给我一次宣传家乡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