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笔志》湖笔老字号材料之五

(2021-07-27 10:36:45)

    《湖笔志》湖笔老字号材料之五

    湖州千金湖笔有限公司

原名湖州千金湖笔厂,创建于1972年。1971年起由千金乡朝阳村筹备办厂,具体负责人为村干部杨培明。初创时期十分艰苦,其时制笔器具无从采购,初创人员不畏困难,采取自己动手进行仿制,并盖起泥墙茅棚作为厂房。因本乡并无制笔传统,制笔技工缺乏,好在与善琏、含山等具有制笔传统的乡镇毗邻,世代都有乡谊亲族交往,并且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就有一批制笔技工流入本乡,经过筹备人员多方寻求,终于搭建起湖笔生产流水线所需的各工种技工班子,也吸收了几名青年学徒工。1972年,经吴兴县手工业联社考察、审核同意,正式成立“千金湖笔社”,厂址设于邱家坝自然村,最初职工仅十多人。其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字报”运动在全国范围普遍高涨,对于低档毛笔需求十分旺盛,对乡村毛笔企业来说,不啻是一个特殊的机遇期。初创的千金湖笔社由此得以较顺利地起步,产量逐渐增长,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办厂条件也得到了改善,1972年下半年即于官王渡自然村建起简易厂房,企业迁入新址。1974年原负责人杨培明调离该厂,由姚凤春任厂长。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湖笔社职工数已达100余人。

1978年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逐渐放开,企业有了自行拓展业务的空间。原来厂内产品只有羊毫笔一种,为了应对市场对兼毫笔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自上海、苏州延请了原为善琏笔工的退休技师,指导兼毫笔生产,并带徒授艺技术力量逐渐增强,产品品种不断扩大,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2年前后,原千金湖笔社更名为“湖州千金湖笔厂”,厂内职工达到120多人,年产值达到20万元左右。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乡村企业也普遍实行承包责任制。1983年起,千金湖笔厂由原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杨松源任厂长、法人代表,实施承包经营。1983年,企业注册了“千金牌”产品商标,开始了有品牌产品的经营。在他的经营下,市场渠道进一步拓展,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00年企业实行改制,由集体经济改为私营企业,厂长杨松源独资购下湖州千金湖笔厂产权,企业更名为“湖州千金湖笔有限公司”(在产品标志上仍用“千金湖笔厂”名号),杨松源任董事长兼经理。

改制后企业进一步显示活力,积极扩大营销。2000年于湖州莲花庄路开设“莲花艺苑”门市部,经销本厂产品,兼营文房四宝。2007年于原门市部对面购置店面房,设立“金颖阁”湖笔店,使笔厂在湖州城市中心区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销售窗口,此举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对外影响力。该企业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面向全国拓展市场,生产、销售持续增长,2009年产品销售收入达200余万元。20104月,在第25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参展的“千金牌”湖笔产品荣获金奖;同时,“千金牌”湖笔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笔”称号。2010年,该企业选送的成套湖笔产品,被上海世博会入选为中国馆贵宾区的陈设艺术品。

 

2009湖州千金湖厂人员历史资料

七十至八十年代

创办于1971年,创始人:杨培明,姚凤春 (厂长)

第二任;杨茹金 (厂长)

第三任;胡惠民 (厂长)

第四任:章玉发 (厂长)

第五任:杨松源(厂长)

聘请制笔师傅:

(水盆):茅宝珍,汤桂英,潘甫英,金阿巧, 张桂男,张阿娥,吴阿金,孙林珍

(结头):童月祥

(装套):金玉华

(择笔:)沈金荣,陆茹松,庄渭阳,,陈惠宝,张松清,吴金珍,杨建庭

水盆车间笔工:杨美珠,杨宝娜,范子凤,冯火珍,王美玲,徐水英,屠引娜,章宝娥,姚发珍,宋学文,曹顺珠,陈金妹,邱妙凤,徐林凤,费晓月,姚国蓉,沈云文,宋秀芳,宋建芳,梁彩琴,陆阿妹,姚林凤,宋月芳,朱菊仙,徐德凤,陈新妹,王松英,沈四英,姚六英,杨秀英

结头车间笔工:宋永金,姚秀兰,宋秀琴

装套:蒲墩车间笔工:冯毛毛,沈桂章,苏伟兴,许火清,宋金权,梁永清

牛角镶嵌车间笔工: 沈新泉, 章新泉,杨建芳

择笔车间笔工:陈妙凤,陆新妹,杨松源,杨秀琴,张碗珠,杨玲玲,杨美琴,宋云泉,陆火金,宋凤妹,谭建英,徐新莲,宋小莉,宋宝娜,沈根囡,宋荣琴,宋松琴,章建英,冯锦珠,杨培玉,沈松泉,许桂庭,胡利强

刻字车间笔工:杨新泉,杨新良,丁彩玉,宋秋琴,章小毛

包装车间笔工:宋月金,杨小娥

仓库保管:屠金毛,沈集才,何根祥,

财务统计:杨文桂,宋松鹤,邱新梅,沈志洪

制盒:曹金毛,杨应娥,黄海琴,方建娜,姚建英,金美茹,陆红英,冯雪妹,篓如,朱联琴

食堂饮事员:曹宝林,杨子法,曹阿毛

九十年代以后员工:(2000年以后单位名称为:湖州千金湖笔有限公司)

厂长:杨松源

水盆:章宝娥,徐水英,陈新妹,卜发女, 徐新莲,宋建芳,章建璋,吴银男,吴娟萍,陆晓萍,杨新玉,陆文华,薛林娜,姚水金

结头:张美荣

择笔:杨建庭,杨秀琴,杨玲玲,田根娣,杨美琴,宋云泉,沈根囡,谭建英,宋荣琴,吕炜,谭继琴,吴小敏

牛角镶嵌:沈新泉,宋小莉,章新泉

刻字:章小毛,沈志洪

包装:杨海源,施水法

财务:宋松鹤

制盒:王小英,章小根,沈水娜,曹根文

 

徐新莲2009年被评为湖州市第一届“湖笔世家”荣誉称号

 

著名笔工:

 

   吴银男:1945生,女,15岁在家跟母亲吴金凤学水盆制作技艺,18岁进含山湖笔厂从事水盆制作,刻苦钻研技艺,不断进取,熟练制作工艺技巧,全面掌握水盆工序要领,成为厂里的主要技术骨干,1975年作为对口支援,被派往苏州湖笔厂工作,在苏州湖笔厂工作间隙期间自学水盆梳毛机新工艺,1977年回厂后成为水盆梳毛机技术人员,三年后,由于技术全面,又在水盆工序的关键岗位,担任笔头材料配方(俗称搭料)工作,并能解答和解决水盆工艺中的疑难问题,言传身教,积极培养年青人员,前后带徒10余位,为湖笔工艺的技艺制作与传承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从事工艺美术行业三十年,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2000年后被湖州千金湖笔厂聘为水盆车间技术专家,全面负责水盆工序技术工作,并根据市场需求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建,针对市场书画家对弹性毛笔的需求,试制改良笔头性能,对水盆工序在配料与工艺上进行创新,试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十多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并为企业赢得了效益,为千金湖笔赢得了荣誉!

     吴银男师傅一生从事湖笔事业,敬业求精,从艺六十余载,年近八十还每天耕耘于湖笔的技艺中!呼唤着湖笔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至今已家传三代笔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