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实验小学九九八十一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汇报材料
(2013-03-12 21:37:07)分类: 教育感悟 |
章丘市教育体育局在“1123”工作思路框架下,新的学期进一步提出“养成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市实验小学一向重视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认真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养成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具体要求后,根据学校实际,提出养成教育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划为前提,制度完善为根本,细节管理为关键,德育活动为载体,良好班风建设为突破口的原则,从“小、实、细、活、恒”五个方面狠下苦功,从“九九八十一”个好习惯入手,对“养成教育”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的解读。现将我校在开展养成教育方面具体做法和取得的点滴成绩汇报如下:
一、
学校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和政教处具体牵头。然后,组织成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养成教育”工作小组,从而实现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以《实验小学各年级德育目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一日常规》为依据,提炼、概括、细化为“九九八十一”个行为习惯的内容和评价要求,以学校网站为宣传平台,通过“班级主页”及“实小论坛”板块中贯穿、呈现,使学校养成教育形成网络化格局,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为建立健全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按照学校三年规划中的德育工作要求,完善德育常规检查评估体系,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以政教处为首组成综合治理小组,专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学生一日常规》等德育常规检查评估体系,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以教教处为枢纽,将养成教育贯穿到课程建设中,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相结合;贯穿到教师队伍建设中,与教师教科研活动相结合,制定分阶段实施的详细计划,将学生行为规范建设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丰厚教师理论底蕴,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大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
二、文化熏陶 环境育人,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的营造是学校养成教育的一面旗帜,一大亮点,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为此,实验小学大力营造校园文化,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根草每一棵树能传情。以美育人,润物无声。本学期,学校在此方面的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建设文化长廊、宣传橱窗、评比表彰栏。
利用教室两侧的墙壁张贴一些学生的字画、作业,名言警句等;教室的四角,把它安排成“绿色角”、“科技角”、“图书角”等;后面的黑板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班级成一个“愉悦的场所”,教室文化建设彰显班级特色,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身心。
积极创建“最美教室”。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讲桌,讲台,前面的垃圾桶,簸箕、笤帚、拖把,采取“责任到人,包干负责”,领到任务的孩子颇感光荣,不仅认真负责,还干出了创意,如:讲桌上多了杂物盒,粉笔盒,分类放置,井井有条。孩子们还摆上了盆景,美化着讲桌,令任课教师感受到温馨舒服。劳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
三、活动多样 寓乐于教,推进养成教育走向深入
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养成教育走向深入。
1、坚持开展每天晨诵、午写活动,让学生亲近经典,规范书写。开展“最美作业”大展览。让学生的书写,做到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美观大方。
2、为保证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坚持每天的课间大活动,主要内容有:课间操、跑操,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学生拔河比赛,跑操、广播操比赛。
3、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上好阅读课,指导学生阅读。开放图书吧,通过“师生共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4、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根据每月的主题教育开展特色主题班会,如:“感恩主题班会”、“安全主题班会”,“向国庆献礼”、“畅谈理想”、“中华经典欢乐诵”等,陶冶孩子情操,关注时代进步。
5、塑造养成教育班级氛围,开展“最美教室”大评比,人人动手,打造书香型班级,星级班级,金牌班级。
四、家校互动 共促提高,夯实养成教育的开展
通过上述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是养成教育取得家长的支持。
1、首先,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把 “养成教育”的九九八十一条习惯呈现给家长,广泛争取家长意见,取得家长支持。
2、组织教师“爱心家访”, 通过走出去,听听家长的声音,不断改进养成教育方式方法,使养成教育顺利实施
3、每学期向家长发一份“师德调查”问卷,让家长综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4、定期召开家长会,共谋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5、充分利用“家委会”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五、树立榜样 典型引路,打造养成教育的品牌效应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夯实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本学期开始,全校开展星级班级评比活动,对各班文明礼仪、书写、卫生安全、两操、路队等方面进行督察和评比。根据评比结果分别授予“一星级班级”到“五星级班级”的荣誉称号。通过争创星级班级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校园十星”评选、“阳光少年”争章等活动的开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修改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成长档案袋》,形成个性化评价体系。通过创新各种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等不同层面的精心培养,从而内化实验小学学子形象,使良好的个性品行真正温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有力地彰显出实验小学养成教育的特色。
为了塑造优秀的班级氛围,培养孩子追求优秀的习惯,班主任老师不段探索管理策略,打造班级“软文化”建设 。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如:学校鼓励师生共写随笔,通过班级日志、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习惯养成。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聆听窗外声音。通过家长进课堂、触摸时代脉搏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了解十八大内容,感受十八大精神,学习科普知识、交通安全、医疗自救知识等,引导教师与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促进教师与学生形式多元的价值观。
六、成绩显著 特色鲜明,养成教育成为学校明信片
(一、)成绩
通过开展养成教育,师生共同进步,“九九八十一个“习惯逐步养成,如今,校园内师生言谈举止优雅,气质修养不俗,行为习惯良好,文明、规范、和谐的育人环境基本形成,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发生了大的改观。
11月,我们迎接济南市陈局长督导团检查时,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赏,李局长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市中小学认真学习实验小学的 “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二、)特色
特色一:以“文明班级”建设为切入点,实现班级管理规范化。
为夯实养成教育,规范班级管理,各班主任带领学生集思广益,各显神通,制定“班级公约”“一日承诺”:
校服领巾
言语文明
谈吐不俗
尊重老师
爱护公物
惜时守时
安静有序
集会路队
站姿挺拔
诚实守信
这份公约共80个字,基本涵盖了孩子日常的方方面面,“公约”令孩子朗朗记忆,身体力行。
《我承诺,我可以》的一日承诺,成为孩子们的铮铮誓言,改变了“守则”“规范”生硬的“命令”式,变为“主动式”,变“不要怎样做”为“我可以怎么做”,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承诺
我以五年级四班为自豪,四班因我而精彩!
我对这个温暖的集体说——我可以!
我可以认真的听课,因为学习是我的天职。
我可以完成我的作业,可能我还需要帮助,但我已明白,别人的作业不是我的答案,我相信自己。
我一定可以进步,因为我正在努力。
我可以去劝阻别人的不良行为,用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的朋友,这样,在我偷懒的时候,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遇见老师问声好,我知道,我一定会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
每天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来学校,因为张扬个性不一定靠奇装异服来打造。
走进学校我会主动弯腰捡起地上的杂物,不管我是不是今天的值日生。
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一切!
——我可以!
特色二:缔造书香班级
“学会阅读”是系列校本课程之一,我校把打造“书香充盈的教室作为活动目标把阅读童书作为教研组的自主教研活动之一,把“师生共读一本书”作为推进阅读的一种努力与尝试。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
师生共读的特点——阶梯阅读
学生阶梯性阅读研究,就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合适的书;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时刻,一定有着这一时刻最适宜的一本书。
阅读的特殊形式——共读
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的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我们的实验开展以来,通过共读,发生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改善了无数亲子、师生、家校关系,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师生共读”成为打开孩子智慧之门的突破口。
共读的意义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又是给予,无论孩子的身心发育,还是健康成长,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
经过“师生共读”,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
1、
2、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