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姐滴滴遇害案:这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教会孩子!

(2018-05-13 05:58:17)
分类: 时刻解盘
5月6日凌晨空姐李女士

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搭乘一辆

  滴滴顺风车赶往市内时遇害

警方已经锁定嫌犯就是该顺风车的司机

身上携带凶器,作案后潜逃
空姐滴滴遇害案:这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教会孩子!


针对此事,滴滴今日发布声明道歉

称对该空姐遇害一事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

并表示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

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

并悬赏100万寻找嫌疑人刘振华

空姐滴滴遇害案:这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教会孩子!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连刚刚踏入社会的成年人

都难以抵挡施暴者的侵犯

父母更有责任跟未成年的孩子

一起学习以下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


  如何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1、父母对孩子生命的照顾,除了合理保护,还应包含深入生活各方面细节的安全引导。孩子越早具备对于风险的概念、反应能力和应对速度,未来发生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2、安全引导,核心是传授知识。只是告诉孩子“注意安全”、“不许这样”是没有多少效果的。保护生命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小故事、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安全认知。

  3、当孩子被小猫抓伤时,有的父母会说不许再和猫玩了。这其实是一种消极保护,限制大于引导。积极保护,是父母镇定冷静地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找到方法。比如,为什么小猫会抓伤你?它喜欢什么样的亲近方式?

  4、安全引导应该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但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0-2岁的孩子,父母以看护为主,防止孩子坠床、误吞物品等,初步帮孩子识别风险。

  5、3-6岁的孩子,对于探索世界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和能力。父母可以带孩子逐步认识绝缘体和导电体,人行道和交通灯,大自然与易燃物等潜在风险,帮助孩子积累用电、出行和防火的知识。

  6、6-12岁的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对社会和朋友关系更敏感。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依赖,更容易对危险缺乏反应能力。

  7、家长身体力行,是孩子建立安全意识的根本。比如,开车系好安全带,行驶中不看手机,不因为赶时间开快车,骑车带好头盔和护膝,游泳选择有救生员的游泳池。

  8、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具备更强的关注他人的意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确保自己生命安全,再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可以扮演溺水的小伙伴,问孩子此时该怎么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是伸手去拉,而是大声呼叫救生员。

  9、“相信熟人,远离陌生人”,这是不科学的。应该告诉孩子不要通过职业、地位、相貌、亲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通过识别对方的“陌生”行为,决定应对措施。比如,成年人不应该向孩子求助,引导孩子离开家庭或校园去帮助什么人;也不应该鼓励孩子不告诉父母,单独到有趣的地方玩。

  10、信息安全,是摆在这一代孩子面前的新问题。当孩子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要告知孩子保护隐私的重要性,不要透露家庭地址,或是使用太简单的邮箱密码等。
空姐滴滴遇害案:这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教会孩子!


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

多一次分享就多一人受益

愿伤害不再发生!

空姐滴滴遇害案:这10条保护自己的知识,一定要教会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