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综合组开课教案:京腔京韵——《龙里格龙》

(2019-02-08 05:40:45)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知识

京腔京韵——《龙里格龙》

执教老师: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感受,初步了解京剧的知识,认识感知锣鼓经和单皮鼓。

2、学生能够准确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完整把握两个声部的旋律和音准。用京剧的动作和准确的歌声来表演歌曲,唱出京韵的味道。

3、通过聆听歌曲《龙里格龙》,感受和体会浓郁的京剧韵味。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基本上对于歌曲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和掌握,但是对于合唱的两个声部的音准把握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尤其这首歌曲在后面的轮唱部分,两个声部是四度的关系,所以音准上教师要适当引导提醒。对于京韵的歌曲,前面的课程中其实学生已经有一些掌握了,所以通过各种律动呼应的形式让学生自发的表现出京韵的味道。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现京韵的味道。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现京韵的味道。2、两个声部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京韵

 (一)律动进教室,感知京韵

老师带领学生律动,随着老师做动作感受京剧音乐带来的韵味。《京调》

 (二)观看小视频,了解京剧

(微课小视频: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京剧的唱腔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所以说,京剧是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三)介绍单皮鼓,感受音色

观看视频之后从视频中找出摆放乐器的名称——单皮鼓,并通过敲击单皮鼓来聆听其音色。(用小堂鼓代替)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微课小视频的观看和单皮鼓的敲击律动来初步感受什么是京剧,学生充满了对京剧的好奇,单皮鼓的游戏律动,也为后面乐曲的学习做铺垫。

二、做念唱演,逐步深入

 (一)恒拍传递,把握速度

:同学们,那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京腔京韵的魅力吧。你能用手来模仿单皮鼓的节奏吗? 4/4  X  X  X  X │

:京剧可是很讲究精气神的,注意手势和姿势。尤其拍手的架势和击掌的位置。跟着单皮鼓注意速度的把握要有稳定性。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在恒拍中有架势的拍手,首先培养了学生心中速度的稳定感;其次和单皮鼓有了初步的合作,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具体的架势要求,对京剧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二)学锣鼓经,感京剧韵

1、师演“锣鼓经”

A、男生

4/4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0  

 咚咚              咚咚                    

B、女生

4/4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0  

       七七              七七                     

2、介绍“锣鼓经”

 “咚、仓、七、才”这些词是用来模拟京剧中伴奏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些象声词被称为锣鼓经。

老师引导男女生分别适合哪条锣鼓经。男生:第一条,女生:第二条。

3、学做“锣鼓经”

男生:咚  咚咚 仓  仓│咚  咚咚 仓  仓│咚   咚  仓  0 │

女生:七  七七 才  才│七  七七 才  才│七   七  才  0 │

 (学生边拍边念,老师在其中适当调整各自的音色以及发音的位置)

4、合作“锣鼓经”

男女生分别用各自的锣鼓经打招呼合作,老师用手势进行指导表演

 (老师边敲单皮鼓边指挥)

5、渐慢“锣鼓经”(加入音乐伴奏)

A、最后一小节三个字速度放慢

4/4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0│

 咚咚           咚咚          

 七七           七七          

B、我们再次来合作打个招呼吧

4/4  X   X X   X    X  │X    X X  X   X  │ X    X    X   0  

 咚咚          0    0 0   0   0     咚   咚   

0    0 0    0   0     七   七七  才  才    七   七   

环节设计意图:

从京剧的伴奏乐器入手,通过模拟京剧中伴奏乐器发出的声音,形象的模仿这些象声词,并且通过男女生合作完成,首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形式合作,又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将京剧的韵味融合进去,最后的渐慢借助单皮鼓的力量,学生学得快乐玩得开心!

 (三)花旦小生,做演角色

分别介绍花旦、小生的角色。

锣鼓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京剧中为人物出场亮相、武场场面做伴奏用的。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做一做。

分别学做花旦、小生的动作。

1、京剧中把漂亮,聪明,能干的小姑娘称为“花旦”

花旦动作教学:花旦的动作基本以兰花指为主。女生做,男生伴奏。

2、京剧中把帅气,年轻的男生称为“小生”

小生动作教学:小生的动作基本以掌为主。男生做,女生伴奏。

3、合作表演花旦、小生的动作。(老师加入鼓)

环节设计意图:

在前面大致了解京剧的基础上,通过京剧中典型人物花旦和小生的扮演,即具体手上动作人物申请的的模仿表演,更深入了解了京剧,也为后面花旦小生声音演唱上的不同埋下了伏笔。

 (四)乐曲歌词,念出京味

层次一:念准歌词,“显”儿化音

4/4  X     X      X    X   │   X       X       X       X    ││

  里格儿           龙格儿  里格儿           0

层次二:声音位置,“突”出角色

小生:注意有阳刚气概,声音浑厚

花旦:声音位置比较高,明亮纤细

层次三:力度处理,“念”出变化

4/4   X     X     X    X    │     X        X        X        X  ││

   里格儿           龙格儿     里格儿            0

层次四:卡农进行,“合”作声部

层次五:有鼓伴奏,“演”绎生动

教师加入单皮鼓伴奏,学生加上前面花旦小生的动作,完整表现。

环节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其实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提前解决突破,因为歌曲是后半部分是一个二声部的卡农演唱,是一个四度音程关系,在“念”的过程中提前处理发声位置、咬字状态、强弱变化、声部合作、动作表演,那么后面再学习歌曲的旋律时,重点只要在四度关系的音高上,其余稍加引导,学生即可演绎到位。

三、演绎歌曲,唱出京韵

(一)老师范唱,完整表演

(二)小生、花旦分别学谱

“以前京剧都是口传心授,就是师傅教一句,徒弟学一句”。

(小生学谱,花旦伴奏;花旦学谱,小生伴奏)

(三)小生花旦,合作演唱

(四)卡农演唱,感受音准

(五)花旦学习附加的戏份

(六)跟着单皮鼓完整演唱

(七)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

(八)加入前奏和尾声表演

环节设计意图:

在学唱歌曲环节,沿承京剧中师傅教、徒弟学这样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模仿体验,挑战高难度的卡农合作形式,来学习歌曲感受韵味。尤其是把握四度音程关系二声部的音准,将这一重点即难点通过教师的范唱表演,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引导指引,最后完美演绎。由于没有额外的辅助工具,只有老师的范唱表演,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兴趣度高,学得扎实,唱得有味!

四、大小师傅,同台演绎

老师分别请花旦队长和小生队长,还有单皮鼓表演者带领全班完整表演。

五、京剧京味,回味无穷

(一)介绍乐曲

选自《流水恋歌》,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二)课堂总结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今天我们体验了京剧给我们带来的韵味,同时扮演了小生和花旦的角色,从中感受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感受京剧的魅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