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爱的艺术》是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6年。《爱的艺术》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该书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被誉为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去体会“爱”、了解“爱”并且去感受“爱”的力量,学会爱自己与爱别人。
孤寂是伴随着我们摆脱人类原始状态进化出的一种独属于人类的情感产物,这一情感同时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而摆脱孤寂的根本方法,就是实现人与人的结合。也正如弗洛姆在书中所说,“如果人不能将他孤寂的牢笼打碎,从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那么他将会疯掉。”
首先我们知道,作为拥有情感,拥有理智,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一种生命,人会在他人、自己以及个人的过去、未来中意识到无限的发展可能,而对单一存在的觉悟、生命短暂而力量渺小的体会,这一切都会使人感到孤寂,感到世界将自我淹没时带来的无力感。
但爱却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从幼儿依偎母亲身边开始,到与家庭中亲人充满爱的生活,再到成年与另一半的成熟爱情,最终至子女后代,甚至是毫无血缘却有深层感情羁绊的他人,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对孤寂感的驱逐和来自爱的照拂。但尽管我们似乎时常与“爱”相伴,孤寂却仍是存在,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爱的形式不成熟,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爱。
《爱的艺术》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情不是一种只需要投入身心,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得不到爱的满足。
我十分赞同弗洛姆关于爱的五大要素。即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首先,给予这一爱的基本要素并不是痛苦的自我牺牲,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对自我力量和生命的感知。通过给予这种方式,感知和领悟到自我生命力的存在,体会到我的“富裕”的感觉。表现在爱情上即是“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的能力”。那又为什么可以唤起爱情呢?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唤起了对方同样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同时感受到了力量的存在,而感受到了快乐。
爱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是尊重。这是贯穿爱的重要因素,没有尊重的爱,可能会最终演变为控制、奴役的爱,从而丧失了驱赶孤寂的功能。尊重便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绝无剥削之意。正像书中所举的法国歌曲所唱的那样:“爱使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制的产物。”这样的爱才能够在真实而又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爱还有关心和责任心两个要素,责任心和关心都出自一个“真心”,并不是外界强加给爱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是从内心出发,去对另一个生命做出爱的愿望的答复。此外,关心从真心出发,却有时会被忽略关心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关心对方精神要求的方面,这也是未能真正达到从心出发,唤起爱的表现。
以上爱的四个要素都要有一个基础了解。只有我们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做到尊重对方。正是以了解为基础,关心责任心便不会盲目的,两者也互为因果,如果不是以关心为前提,再多的了解都是无益的。同时,这种了解强调只有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真正用唯一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才能做到了解对方,这便是了解的基本要点。
正是在学习了《爱的艺术》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爱的重要性,了解真实能够驱逐孤寂的爱,同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然后再创造性地感悟和给予爱,才能实现真正的爱的结合。
-END-
文 | 王淑君
编辑 | 易鑫鑫
【怡馨读书笔记】欢迎在阅读中有感悟并且想要与人分享的朋友们、同行们积极投稿!
怡馨帮助您,让您的文章被更多人看见!
遇见您的伯乐!
投稿联系方式:18380252500(微信同号)肖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