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句正能量就会让你变快乐吗?

……你可能一直认为生命是艰苦和充满挣扎的,所以依据吸引力法则,你就会体验到艰苦和挣扎的生活。现在就开始对宇宙吶喊吧:『生活是多么轻松!生命是多么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来!』」
上文是摘录自朗达.拜恩(Rhonda Byrne)的《秘密》一书。跟其他自我启发类书籍,如《积极思考的力量》一样,这些书主张人们只要反复阅读和认同这些自我正面字句(positive self-statement),就会变得幸福快乐又美满。先不讨论吸引力法则是否有着伪科学的嫌疑,近来社会开始反思和审视正面思考——如《快乐工业》及《失控的正向思考》——探讨这些自我启发书籍的内容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心情,也成为心理学近年的研究专题之一。
为了研究正面字句如何影响人们的心情,以及自我正面字句怎样在华文社会里产生效用,来自香港的学者 June Yeung和 Vivian Lun 邀请了 284 位大学生进行实验,将他们随机分为以下四个组别,分别是:
1.阅读正面字句
2.聆听正面字句
3.阅读中性字句
4.聆听中性字句
分别在阅读或聆听的前后测量并观察情绪变化,同时也会请他们填写基本需求满足度(need satisfaction)的量表,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满足基本需要的能力等等。
在组别一、二当中,参与者会分别阅读或聆听相同的 20 个正面句字,都是从《秘密》一书摘录出来的,例如:「生活是多么轻松!生命是多么美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向我而来!」、「我感觉好棒,我感觉真好」。而在中性组的参与者,则会分别阅读或聆听20句跟自我概念无关的社会信念句字,例如「大部份的灾害也是能够被预测的」。
为了避免任何期许所导致的效果,参与者们只是被告知需要阅读或聆听句字,情绪也是用间接的联想判断问题来测量——由于当人们在愉快的情绪时,倾向作出一些正面的联想例如:友谊比较容易被维持、战争比较少会发生等等。研究当中,则利用前人所设计的一式两份情绪联想问卷,在受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间接地测试阅读/聆听句子前后的情绪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阅读《秘密》一书中正面字句的组别,参与者阅读后的心情稍微变差一些,特别是对那些基本需求较无法得到满足的人(基本需要量表里得分较低),他们的心情更是差了很多。相反,聆听正面句字的人心情却轻微变好了。阅读或聆听中性的字句则没有显著的情绪变化。
为什么读了正面字句后心情反而变差呢?因为人们看到这些字句时,会去比较他们的自我概念以及该字句所提倡的理想自我概念。根据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当实际与理想的自我差太远时,这样的差异就会引起忧郁或不安。情况大概就像这样:明明我已经付不起租金了,你还在跟我说「生活是多么轻松」?
对于无法满足基本所需的人来说,自我正面字句所带来的反差就更大了。至于聆听这些正面字句的时候比较不会有种负面效果,可能是因为在聆听的环境下,人们只会大约理解到字句的内容,而不会详细地跟自我概念作出比较,因此心情才会稍微变好。
这个现象或许能够解释为甚么南韩的麻浦大桥改名为「生命之桥」,并加上正面励志的标语后,在大桥自杀的数字却不跌反升啊。下次看到朋友不开心的时候,先别急着传励志正面的讯息鼓励对方,考虑一下对方的实际状况,再向对方表达关心和慰问吧
近期优质文章推荐(点击可看)
2019年“成都怡馨系统式团体督导”招募
自体心理学高级连续培训项目第一轮通知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心理Kr
谢谢阅读,欢迎分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