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对一段关系寄望过深 特别是母爱!
(2017-08-14 15:40: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婚恋情感 |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中国家庭为什么充满这么多矛盾?
因为父母常犯跟龙应台一样的毛病——没把子女当成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
大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孩子》,
这首诗值得每位父母去传诵和牢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在青春路口,有条小路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上路后,
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
那的确是条弯路,
我碰壁,摔跟头,
有时碰得头破血流,
但我不停地走,
终于走过来了。
就如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的结尾写道:
在人生的路上,
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
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没有这一成长过程,
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一如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说: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
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人类很多痛苦的根源,都是对一段关系寄望过深。”
这种关系中最严重的一种,
就是父母对子女“寄望过深”。
所以美学家蒋勋说:“母爱有时候是一种暴力。”
蒋勋这样劝导父母们:
“我真诚地希望各位父母,
能够让你们的孩子远走高飞,
不只祝福孩子们走出去,
也祝福你们自己走出去,
因为只有真的做自己,
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
解放孩子的同时,也让自己获得解脱。”
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
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
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版权申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