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怡馨心理咨询
怡馨心理咨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88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求孩子“懂事”,是在祝他/她成为倒霉蛋

(2017-06-30 17:22:20)
分类: 家庭系统
倒错的母子关系“阉割”了儿子

例如央视孝道广告之《别让等待成为遗憾》里所演绎,妈妈对儿子从小讲到大:等你考上大学我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我就享福了等你结婚生子我就享福了。这画风,作为中国人,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翻译一下:儿子,妈为你操劳一生不能享福,知道为啥吗?因为你还没考上大学哦,你考上了啊,可是你考上大学了妈妈还是不能享福,因为你还没工作哦,你找到好工作了啊,那妈妈也不能享福啊,因为你还没结婚生子呢总之,妈妈一生的不幸,就是因为你!

  

永远不能享福的妈妈,会给儿子带来非常矛盾的情感。儿子天然的希望妈妈幸福,愿意满足妈妈。

 

当妈妈遇到挫折,儿子试图像大人一样替妈妈解决问题时,精神上能够自我负责的妈妈会主动尊重界限:妈妈是否幸福取决妈妈自己,跟爸爸感情好不好也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跟孩子你没关系,你只是个孩子,安心做个孩子就好了。这样一来,把自己夸大到成人位置的孩子可以回到孩子的正常序位,能量用来发展自己的精神内核。

 

举个我家的例子,我和男友发生矛盾,一直独立特行高冷范儿的加菲猫蓝蓝,突然跑到我俩中间,开始打滚、表演叼东西,行为一反常态,于是我对蓝蓝说:蓝蓝,你是不是担心我俩的关系?我俩确实有矛盾,但这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会自己处理,谢谢你的爱,你只做你自己就好了。话音刚落,蓝蓝随即跑开,自己玩去了。(现在蓝蓝已经去世了,宠物和小孩,都无条件爱着我们,想到这里忍不住淌泪。)

 

而跟儿子道德绑架捆绑共生的妈妈,会倒吸儿子的能量,要求儿子替代老公的角色来满足自己。这样的儿子,经常像个小大人,显得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成熟,更知道照顾爸妈的感受。我们通常以为这是孩子教养得好,其实这种亲子关系的倒错,给孩子一生埋下不幸的种子。

 

儿子只是个小孩,事实上并没有能力满足妈妈,因为妈妈需要的是一个成年男人的爱。妈妈永远无法被满足,妈妈总是不幸福,所以儿子会对女性产生很深的偏见和厌恶:女人是无法精神独立、不愿自我负责的二等性别,她们要依靠我吞噬我,而且最可恶的是,无论我怎么努力,她都无法被满足!

 

可想而知,这样的男人是骨子里的厌女症。这类厌女症隐藏得很深。他们语言上可能时常表达对女性的同情理解甚至歌颂,对妈妈各种孝顺,把潜意识中对妈妈的恨,都投射到老婆身上。

 

亲密关系中,有情绪实在正常,彼此倾听与沟通情绪感受,可以增进了解,加强情感链接。

 

然而他们厌恶女人的情绪,觉得女人的情绪是对自己的吞噬,是无法被化解的恶疾!所以离远点,情感上冷漠隔离,是对付女人最好的办法,冷漠久了,女人就会学乖,把心关上不再索求爱,同处一室孤独终老……

 

这类男人通常被中国社会所认可,是老实可靠,不油嘴滑舌,富有责任心的好男人。

 

女人们,面对中国传统好男人,可得长点心呐。了解下男人的原生家庭,那是相当必要滴。当然,万法归宗,认识自己是关键,自己心理成长好了,自然不会吸引厌女症。

 

 

- 2 -

 

婴儿的玻璃心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时,全然依赖妈妈,它的各种需求都无法自己搞定,全部仰赖养育者。

 

看,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婴儿,读不懂婴儿的玻璃心,那可咋办?婴儿必须通过妈妈及时的回应,透过妈妈充满爱意的注视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妈妈生动的脸,就像一面美好的镜子,婴儿从中照见了自己。

 

如果妈妈心不在焉,麻木机械,面无表情,一次又一次错过婴儿想要跟妈妈肢体眼神交流互动的渴望,甚至期望婴儿早日独立,不顾它撕心裂肺的哀嚎,刻意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那么婴儿的玻璃心就会碎得满地都是。

 

满地的碎片如何拾起?婴儿的有力武器是:偏执分裂的防御机制。它会把及时回应,好好喂奶的体验,当作是好的,没有瑕疵的完美乳房,剩下的当作绝对恶的恶魔,一分为二,一别两宽。

 

通过这样的分裂,婴儿把好的体验、生的希望得以保存。如果好的体验相对比较多,婴儿后面会发展出整合好与坏的能力,这样的人长大后不会非黑即白,具有基本的理性逻辑能力,能够较为全面的看待事情。

 

可是如果好的体验实在太少,坏的体验实在太多,那可咋办?不断的切割,不断的分裂,也分不出生的希望,结果就真成为一堆无法粘合的碎片。精神分裂症等重度精神疾患、经常制造恶性犯罪的反社会人格,就是这个时期存在感碎成一地的可怜娃。

 

这个艰难时期,婴儿还有可能发展出一套自救方案,就是夸大自己的能力,自己骗自己不再需要依赖乳房:哼,我完全有能力,像个成人一样自我满足,再也不需要你们这不靠谱的父母。如果父母还鼓励婴幼儿独立,希望他们自己呆着不粘父母,那么很可能,孩子呈现出假性独立

 

 

- 3 -

 

假性独立可以事业成功,却一定婚姻失败

 

有的假性独立,也会才华横溢。然而这些才华和能力,在亲密关系中,几乎会完全失败。

 

跟孩子,跟配偶,包括跟宠物相处,都需要打开心,直接彼此情感呼应,这可是逻辑头脑永远学不来的。

 

肛欲自淫的人格部分,无法理解也难以忍受孩子和配偶的情绪:我都把道理跟你讲得明明白白了,你为什么还是哭泣,你为什么还是不能体谅我?肛欲自淫人格,可以讲一小时道理试图说服配偶应该理解自己的做法,却不肯花一分钟拥抱抚慰配偶,因为真实的拥抱链接,是他小时候匮乏的体验,因为太匮乏了,所以转而防御性的回避这种体验。简单地说,没得到过的,也很难给出去。

 

在一些夫妻关系中,男人才华横溢名利双收,女人却越来越紧缩僵硬,眼睛里看不到光彩,而结婚之初,女人不是这样的。

 

大众尤其是老公,觉得妻子应该满足于这样的婚姻。可是身在其中才知寂寞入骨是什么滋味儿。一些女人会抗争,会离开这样情感如死灰的关系,一些女人则会接受男权社会的催眠:女人要懂得知足,男人成功又忠诚,有什么好挑剔的,离了他你还能找什么样的。

 

接受催眠的女人,不再发出渴望,不再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渐渐失去光彩,形同慢性自杀。

 

可能一些人看了之后会问: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我可怎么办呢?成长始于觉知,成长归于觉知。温柔的看见自己,细腻的觉知自己,凝固的会再次流动,成长会自动发生。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渴望真实的触碰。

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