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虚假同感偏差
(2017-04-14 13:35:32)
标签:
社会心理心理实验 |
分类: 趣味心理 |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虚假同感偏差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虚假同感偏差
很多人非常自然地认为自己是很好的“直觉型心理学家”,觉得预测别人的看法和行为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我们每人都有靠先前自我和他人的经历积累起来的无数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必然拥有很强的洞察力了吗?运气没这么好。在现实中,人们在估计他人行为及其原因的时候总是显示出很多可以预见的偏见。而这些偏见正好证明了我们多么需要心理学实验,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依赖于自己的直觉去推测别人的行为。
虚假同感
猜测其他人会选择哪种方式; 说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
分别描述选择这两种回应方式的人的特征属性。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被试选择了两种回应方式中的哪一种,更多的人认为别人会做出和自己同样的选择。这展现了被Ross和同事们称为“虚假同感”的偏见——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当被试在描述和自己持不同意见者的特征属性时又揭示了另一种偏见。和与自己有相同选择的人相比,人们对于和自己有不同选择的人的人格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倾向于假设那些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有点不正常!这似乎看上去像一个笑话,但这是人们表露出来的确实存在于现实中的偏见。
来Joe’s饭店吃饭
这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之前的研究。在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中,62%认为其他人也会同意这么做。在那些拒绝这么做的人中,只有33%的人认为别人会同意挂广告牌。和上次一样,人们对于和自己意见不合者的人格再次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会是怎么想的。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可能会说: “那些拒绝的人是怎么回事?我看他
们肯定很害怕看上去像一个傻子。”
我们是蹩脚的直觉型心理学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