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有“认同强迫症”吗?

(2012-07-03 10:57:01)
标签:

健康

分类: 心理病症

认同强迫症简介

目前国内的强迫症人群80%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强迫的类型各种各样,包括强迫性社交、关怀、专业、恋爱、穷思竭虑……。但无论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都存在以下特点:1、当事人有很强的愿望想控制(称为反强迫”)——这是核心特点;2、对强迫症状力图抗拒和排斥却又不能控制和无力摆脱;3、强迫症状发作后内心会强烈冲突,比如伴随深深的焦虑、不安、愤怒等痛苦情绪。

认同强迫症也有上述特质,再具体地讲,认同强迫倾向”(或轻度认同强迫症”)可以理解为沟通、交流、合作时出现的不合理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主要是虽明知没有必要搞得坚持己见、力排众议却不能自我控制,因而造成焦虑、愤怒、沮丧等情绪。

通常认为,态度认真、责任心强、追求完美、自我意识强的人,还有权力在握的上司、经验丰富的老人容易施以认同强迫,而被强迫的对象通常反应是反感、迁就或无奈。如果工作中你很难接受有反对票的事,或者遇上选项只有接受、同意、执行的情形,建议改变事发后的感受,而非消除强迫思维或行为这种源头性因素。

心理学知识: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症状与诊治:六种常见认同强迫症

1、一字春秋,一定要改回去

A管着一帮编辑,审稿过程中她发现,有个下属对自己文字的坚持颇为让人抓狂。因为你要是改他的稿件措辞,哪怕送印前改好样儿了,只要他有机会去印厂,他一定会改成他原来的用词,让人没办法不按照他的原文刊登。

点评:疑似文字洁癖症。上司、同事都不见得欣赏甚至理解,但往好了想,这位应该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只是有种对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动过之后的难受,所以一定要还原,就好像有的强迫症一定要把某些东西物归原位、有的必须反复洗手一样。这样的强迫症不算严重时,旁人能不动的就别动,万不得已改,就麻烦添加些解释工作,比如为什么要改掉以及不能改回去。

2、不同意,我烦死你

B毕业进了一家创业型公司,干了没多久发现这家公司资金周转很成问题,刚转正就被欠薪。B决定离开,走前要结清欠款却不被老板同意,在群发讨薪邮件、赖在老板办公室无果后,借鉴前离职同事的做法B便上网曝光,很快,圈内信息把老板搞得又烦又狼狈,只能以最快速度结清拖欠B的工资。

点评:这种强迫有点像婴儿性注意力,即一次只关注一个目标。用上了成人理性之后还特执著,不达目的不罢休。从说服和沟通角度来讲,B幸亏参考了别人的建议,最初技巧相当原始和本能,就好像一个孩子跟在父母屁股后面要糖果不得,除了一哭二闹没别的。若这家公司不是信誉有问题,职位等还值得期待,B的做法挺得不偿失,不怪创业老板认为他短视

所以,B这样的就要多听听旁人的靠谱建议,不然真的很容易钻牛角尖还难达目标。

3、暂不接受可以,先好好想想

C是个很有想法和能力的酒店老板,常会冒出很多旁人看来天马行空、新鲜劲爆的点子。前几天,他拿着一根指挥棒到办公室,召集决策团队问:你们觉得研发这样一个多功能遥控器怎么样?甩一下开电视、两下开窗帘、三下开音响……”设计师、运营经理们纷纷表示难度太大、可行性不高。C摊开双手说:哪次我的点子是你们零质疑投赞成票的?按惯例,你们再想想,想明白了我们再商量落实的问题。

点评:这种强迫性不好识别,因为有管理者身份做掩护,或许还有人就觉得这是一种领导风格。只是一旦倾向强迫就有点特权性任性,权力没越界并且尊重到下属,大多数领导者和属下也还蛮受用的。界限和尊重是关键。其中,上司看似没做硬性命令但柔中带刚,下属反抗前必须用心揣摩,若不能够很好理解领导的思维,至少也要明确领导的最终目的,并多想解决办法,提出困难也要客观、讲技巧,如用征询的办法向领导求助,让领导知道困难实实在在。

4、你要认同先从衣着开始

做了5年律师之后,D第一次被觉得不够专业,最近他离开国家机构进了一家律所。一个多星期后,上司批评D的重点就是她的穿着:我一直相信,穿正装是对律所和律师工作认同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客户评估我们的专业性!所以,不管你之前怎么穿,但在这儿,我建议你参考大家的规范。

点评:相比3,这种还多了出于维护企业形象需要之类的理由,隐蔽得更名正言顺。但本质上这种强迫症属于规则胁迫,以至于出现不遵守规则的情形就会焦虑,忍不住要发作。而且,除了焦虑情绪,他们还可能生成严肃刻板、不近人情的形象而受损害。

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定型成相对严格的制度并由负责者落实,新加入的人事前想清楚,不然就适当压缩一下自我,工作场合待在正装里。

5、照我说的做

E在一家国企做工程师,上司做这行快30年了,分配工作任务后做指导,E听得最多的就是:照我说的做,你的意见现在还没那么重要,不信你就是在浪费时间,不信你自己试试,我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还够当你的标准答案。

6老员工不该享受弹性工作福利吗

F是新来的主管,最近两个月里,几个老员工隔三差五就请假还迟到早退,说是照顾父母、孩子生病住院。在F按规定评绩效后,这几位老员工为减少的报酬找F理论:我为这家单位干了十几年,别说有特殊情况,就算没有,要求享受点弹性工作时间上的福利不行吗?”猛一听,F都不好意思不觉得要求合情合理。

点评:这两种都是基于经验膨胀性的强迫认同,不过前者是实践型经验,主要还是担心权威性被否定,比如老人难以轻易接纳年轻人、有一技之长的人不愿意外行指手画脚,都是这类。解决方式也还是要注意尊重(新人)和权利界限后者是情感型经验,有时只能靠人性化管理黏合,工龄津贴之类的其实就是这种情绪要求认同的产物,所以,企业管理者定制度和做考核,换位思考不能少。

转载《职场》

来源:心灵咖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