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让我们膝盖中箭的顽疾
(2012-06-18 11:07: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心理 |
人们早就习惯了将今天应该完成的活儿拖延到明天再做,尽管那样会让他们感到自责,还会给工作中的其他人带来麻烦。如果时间不是一去不复返,拖延或许并不成问题,"你可以拖延,但时间不会。"本杰明·富兰克林如是说。
事实上,拖延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大约20%的成年人会定期会犯"拖延症",70%-90%左右的大学生拖拉得厉害。尽管有部分重度拖延人士声称,在时间紧张的状况下他们反而表现得出色,但事实上,拖延很少能带来好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一边拖延,一边工作
"在职场中,人们不得不为拖延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企业培训师Rory
既然知道拖延行为会影响自己、他人以及工作进程,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拖拖拉拉?Julie
Morgenstern女士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公司规模缩水,而员工的工作量和压力却在增加。公司要求员工们具备更多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更有效率,员工们却表现得无能为力。此外,网络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比如被E-mail、微博、博客等吸引。回复一封不太重要的邮件或者关注其他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会让人产生一种"工作已经完成"的暂时性错觉,Morgenstern女士说。
工作本身的特点也会导致拖延行为的发生。根据"时间贴现"(temporal
不仅如此,如果工作本身令人生厌,人们可能也会拖拖拉拉。
谁更喜欢拖延
心理学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拖延行为。根据Steel的研究,人的性格特点和拖延行为之间有一定关系。有高度责任心的人不太会拖延,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善于自我约束,他们更加勤奋、有责任感、忠于职守并且坚持不懈。这些人在工作中就像工蜂一样,极其认真又勤勤恳恳。
容易冲动的人却常常拖延,原因是他们往往会被各种眼前事物所吸引,然后放下手头工作去做新的事情。结果就是,他们在很多事情上花费了时间精力却什么都没有完成。
自我管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计划和组织的能力,是和拖延行为相关的另外一个因素。想要在截止期限之前完成任务,你必须能够制定出达成目标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判断是否逐渐接近目标,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
美国德保尔大学(DePaul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StillProcrastinating?TheNoRegretsGuidetoGetti
一念之差
拖延行为的发生除了上述一些看起来很"自然"的理由,人们的一些不太理智的念头,也是潜在的原因。
第一个潜在原因是"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当"自我妨碍"发生时,人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无法达成目标的情境(通常是无心为之)。想象一下,当你需要完成一件工作,而你却认为那项工作会挑战你能力的极限时,你会怎么做?
认为自己拥有较低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缺乏取得成功的能力,或许是导致拖延更加常见的潜在原因。低"自我效能"并不等同于不自信,而是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某一类型的工作。比如,你可能在打垒球方面能力过人,但演讲能力却很差。低"自我效能"会导致你对某项任务拖拖拉拉,因为你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组织协调能力去完成它。
如果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有些人就会习惯拖延,这是第三个导致拖延的潜在原因。看起来有些人把拖延当做了一种"寻求刺激"的方式,而"在压力下工作才会更有效率"其实是一种荒谬的错觉。
最后,害怕犯错误也导致了拖延行为的发生。具有强烈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总是希望他们所交付的工作100%正确无误,他们通常能够及时完成工作但却拖延到最后一分钟,以避免他人过早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战拖"指南
想要避免拖延,Andreou副教授建议人们"将长期项目划分为很多小任务,并且给每个小任务设置一个清晰的完成节点"。"当你完成了一个任务就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享用美食或者去做个按摩放松一下。"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以避免自己陷入拖延,"比如,通过某种软件让自己暂时不能浏览网页。"
在今天的职场环境中,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打断,"因此职场人士必须具备把大项目化成小任务的技能,每个小任务要在半个小时到两小时之内完成,最多三小时。"Morgenstern女士说,"如果你不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那就向身边的同事寻求帮助吧!"
时间管理技巧对喜欢拖延的人的确有所帮助,但对于20%的重度拖延人士来说,它可能是无效的。Ferrari教授认为,这些人不仅在工作中拖拖拉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在找出各种理由以解释为什么拖延这一点上,他们堪称专家。"Ferrari教授说,对这些重度拖延人士来说,"去做吧"这句话的效果,就像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开心点"一样。
Ferrari
来源:心灵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