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P:研究发现情绪版“分离效应”
(2012-06-11 12:32:28)
标签:
健康 |
分类: 学术动态 |
被试愿意购买这种打折票;而在不确定条件下(不知道考试是否通过),则只有较少(32%)被试愿意购买这种打折票。Tversky和Shafir(1992)将这一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现象称为分离效应(disjunction
鉴于情绪在人类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例如,人们购买“喜欢”的车、选择“有吸引力”的房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员、博士生江程铭以及宁波大学心理系汪祚军博士推测,在情绪领域亦应存在类似行为领域的分离效应,即:知道事件E发生,人们会“高兴”;知道事件E不发生,人们会“高兴”,而在不知道事件E是否发生的情况下,则不会如此“高兴”。他们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来检验这一情绪领域的分离效应。例如,让大学生被试假想他们申请了两所国外高校(学校A和学校B),其中学校A为知名高校,学校B为普通高校。现在学校B接受了他们的申请,并要求其在本学期内做出是否就读的决定,否则取消录取资格。然后让被试评定“在本学期内,你知道学校A拒绝了你的申请/接受了你的申请/不知道是否接受你的申请”三种条件下的高兴程度。结果表明,不确定条件下(不知道是否被学校A接受),被试的高兴程度均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道被学校A拒绝/接受)的高兴程度。该研究结果与一部经典美国电影《浴血金沙》中的台词相吻合“The
该研究与近期李纾、江程铭、汪祚军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心理学教授John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