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身体对话:“看见”不愿想起的过去

(2012-05-27 12:01: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灵感悟

从小,我的下半身就特别显眼,尤其是臀部与大腿的部分,粗壮、结实、有力。对于爱漂亮的我来说,这根本是难以忍受的碍眼。除了想尽办法利用服装遮丑之外,还积极地运动减肥,希望一举歼灭我的心头大患。

学生时代,我参加赛跑与三铁竞技等运动;出了社会,学习有氧舞蹈。不论我多么努力认真练习,硕大的臀部与大腿依然顽强地盘据身上,甚至一度成为我学习瑜伽时的身心障碍。

学习瑜伽,确实让我的体重不再忽高忽低,让我的身形不再忽胖忽瘦,但是,依身体整体的比例来说,臀部与大腿依然不容小觑。慢慢地,迫于现实与无奈,我投降了,开始自我安慰:天生就是梨形身材,这是基因问题,没办法改变。

直到某次的瑜伽冥想,我找到了臀部与大腿“不想被小看”的原因——它来自一段不愿被记起、不想面对的童年。

一直以来,我静坐的时间不论长短,总是身心自在、悠然自得,但那次的静坐过程中,骨盆腔与双腿酸麻难耐,心中难免生起不服输的旧习气,而抱怨道:“为什么要跟我唱反调?我才刚坐下没多久而已!”

好胜心起,瞋恨心生,心里愈是气恼不平,身体的酸麻就愈强烈,渐渐地竟变成了痛,那痛钻入骨里、渗入血脉,我再也无法以抗衡的心,置之不理了。

于是,心对着骨盆腔与双脚说:“我们和平共处吧!你怎么了?想要什么呢?”当我在这个时候开启与身体亲密的对话,我开始“看见”它们的好,“感谢”它们的辛劳,跟它们“道歉”,并承诺会全然、全心的“陪伴”它们正在经历的状态。

当我真心地与身体连结,感受骨盆腔与双腿的酸麻难耐,接受它们这样的撒娇时,我听见身体所传达的讯息:“我可以站得很稳、坐得很稳,不要看不起我!”这句话像一记闷雷,轰的一声,震裂了我的心魂。眼泪奔流,无法抑止。

另一段记忆,则是我的童年。我的母亲是父亲续弦再娶的妻子,当时父亲已有五名子女,而我是入门喜。后母的身分让母亲的行事风格像个小媳妇,从小我就看不惯母亲事事退让、样样委屈,所以我争强好胜、勇猛剽悍。母亲原来期待我是男孩,能为她争气、奠定家族地位,可惜,母亲连生了四个都是女孩,因此身为长女的我,认为自己有责任要成为母亲的依托,并且扛起照顾妹妹们的责任。

小时候,若是哥哥说了不得体、不礼貌的话,母亲总因为自己身分特殊,而无奈地默默不语,在她脸上经常可以看见一丝委屈无助的神情。每当我和大我7岁的姊姊发生争吵,妈妈一定不分青红皂白,毒打我一顿,所以我的心里也总是愁苦、总是委屈、总是不甘,幼小的心灵虽然渴望着母爱,却也暗藏对母亲的不谅解,心中隐隐觉得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了,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占有一席之地。

小时住在四合院中,堂兄弟姐妹总是一起玩耍,游戏中难免有所碰撞,而小妹妹因为较为瘦弱,所以经常会跌倒、撞伤,哥哥只要一看见妹妹跌倒受伤,就马上冲过来打我,说我没有照顾好妹妹。我总是站得直挺挺的,任由哥哥打骂,双脚像是黏在地上一般,一动也不动,心里有股莫名的骄傲:“我可以站得很稳,不要看不起我!”

幼小的我,觉得母亲无法在家中坐稳地位、站稳脚步,一切都是因为她太过柔弱,所以我要反其道而行。我逼自己强悍、叫自己不能输,心心念念要站稳脚步、坐稳地位,而身体收受了我的心意,有了回应——臀部与双腿变得特别显眼,粗壮、结实、有力,完全“不想被小看”。

当身体密码被破解之后,我感动也感谢,感动它们的无言相挺,感谢它们的无尽付出。于是,我衷心地赞美与感谢它们,并且告诉它们:“我现在已经可以站稳、坐稳了,你们不用再担心我了,可以放下了。”从那一天起,我的身体渐渐的回复了应有的比例。

人是习惯的动物。许多不经意的生活习惯,不只形塑出我们的体态,更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而这些言行举止又深深地左右着、牵引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此因果相生、果因相系,渐渐地我们落入了自我设定的轮回程序中。就像肢体肌肉的不平衡,是来自于不平衡的习气,而生活中的不顺心,也彰显轮回程序的奥妙!

当你好奇心理学家是如何透过身体,解析出人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特质时,不妨也试着祼体站在镜子面前,仔仔细细端详自己,不批判、不比较,用鉴赏的心,审视身体,看看自己的身体是否失去平衡、生活是否找不到重心?

透过身体,我们可以看见过去;透过身体,我们可以解读现在,找到当下的着力点;透过身体,我们可以预约一个美丽的未来。  

来源:余雪红《在瑜伽中听身体说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