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为哪般——沟通有障碍
(2012-04-27 14:36:57)
标签:
健康 |
丫丫妈妈:“我女儿丫丫今年9岁,很逆反,放学回家你叫她先练琴,她偏要先做作业。要她穿裙子,她就偏要穿校服;同意她穿校服了,她又要穿运动服!如果你打她吧,她还直着脖子说:‘你打啊,你打啊!’打过几次,也不见效果。说服也不爱听。”
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这些行为能够在许多场合出现,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逆反心理产生的四个原因及其相关建议
一、不切实际地期望
许多的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建议: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二、对孩子过于严厉
“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建议: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世界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神奇的。但许多大人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建议:
四、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不乐意听了。
建议: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沟通小技巧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顽固”抵抗的情绪,您就必须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例如,让他做他喜欢的事,给他喜欢的东西,直到他情绪好转后,再与之交流。不要强迫他顺从你,更不要威胁他。
★冷处理
对孩子的苦、任性、要挟不予理睬,等他静下来再教育诱导。
★学会利用
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
★发现闪光点
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杜亚松教授认为,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过程,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训斥、打骂,不然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够缓解两辈人之间的冲突,逆反心理才能得以改善。
来源:心灵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