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被“伪心理”蒙上双眼
(2012-04-04 11:10:31)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理学 |
与真正的心理学家不同,伪心理学家从不进行科学实验
1、手相学就是一个伪心理学的例子。
2、另一种类似的伪心理学是颅相学。
3、笔迹学也是一种伪心理学。
4、最流行的星座占星术
在我们这个科学的时代,伪心理学为什么没有消失,有的甚至还很流行?以占星术为例,看看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占星术大概是最流行的一门伪心理学了。占星术说,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是由其出生时天上恒星与行星的位置决定的。无数的证据表明,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科学效度。通过以下分析即可充分说明,占星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星座?
无批判接受顺言
正例谬误效应
在占星术的个性描述中,即使是好的和不好的人格特质兼而有之,人们还是认为说得挺准。下面是一段普遍适用的对人格的剖析。读完之后,你也许能够发现人们为什么容易相信这种东西。
“你的人格特征:你非常需要别人喜欢你、你也非常需要别人佩服你。你对自己往往求全责备。你有大量潜能尚未开发利用,你还没有把它变成你的优势。你在人格方面有一些弱点,但一般来说你有能力加以弥补。你在性适应方面有一些问题。表面上,你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但在内心里往往感到烦恼和没有安全感。你时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疑惑,不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你喜欢变化和时常换换花样,对约束和限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自豪,并且不接受那些未经可信的证据证实的观点。你发现、过于坦率和让别人了解你的一切是不明智的。有时你是外向的,你和蔼可亲,容易交往,善于交际;但有时你又是内向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你渴望的一些东西可能是相当不现实的。”
这些能够准确说出你的个性特征吗?一位心理学家调查了79位曾参加过人格测试的大学生,把这段话分别读给每个人听,其中认为没有准确抓住自己个性特征的大学生仅有5人。另一项研究表明,人们认为这种对人格的剖析要比星象图的描述更准确。
请你再读一遍那些描述,你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同一人格维度中的不同特征。比如,前面说“有时你是外向的”,后面又说“有时你是内向的’,听上去总有准确的成分在里边。这就容易使人在正例谬误基础上产生一种错觉。正例谬误指人们由于只关往与自己的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伪心理学家成功地利用这种效应,骗取了人们的信任。比如,你总能在一个属于狮子座的人身上发现占星术中描述的狮了座个性特征,但如果你再仔细读读那些描述,你就能发现,这此描述与对双子座个性特征或天蝎座个性特征的描述实际上大同小异。
正例谬误被形形色色的“通灵者”利用,他们装作能与死者对话,欺骗观众。通过分析发现,这些骗子的表演其实很拙劣。但由于正例谬误的作用,观众只对他们“成功”的表演印象深刻,而对其失败则视而不见。况且,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之前,也会将那些令人尴尬的失败统统删掉。
巴纳姆效应
伪心理学家利用的另一种心理效应是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个有名的马戏艺人,他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永远要让每位观众都感到自己若有所获。”如果要让每个人都能感到对自己人格的描述是准确的,就要去说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行为特点,使这种描述用在谁身上都行。
看手相、算命、占星术及其他伪心理学都是在利用这种效应,怎么说都能让你听着有点儿道理。说的现象越具有普遍性,就越能让你佩服他们说得准。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你了解巴纳姆效应:只要连续几天阅读报纸上所登载的对12个星座的未来预言,你就会发现,在那些预言中不同星座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差不多。
心理学名词:
伪心理学(Pseudo-psychology):试图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虚假的、违背科学概念与方法的体系。
无批判接受顺言(Uncritical
正例谬误(Fallacy
巴纳姆效应(Barnum
来源:心灵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