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你可以直面童年创伤的
(2012-02-25 11:04:16)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灵感悟 |
因为工作关系,常常有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向我咨询:为什么离异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单身母亲抚养的女孩子,总是很喜欢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还特别迷恋那些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男子?
其实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一现象并不奇怪。跟着单身母亲长大的孩子必定是缺乏父爱的,无论母亲给予他再多的关爱和补偿,也无法代替缺失的父爱。
早期经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早期经历有着直接和紧密的关系。
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儿童早期经历极大地影响着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即人类大脑的实际结构是由早期经历而不仅仅是由遗传决定的。
如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这句话中所谓的客体关系,指我们心理中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而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被称为客体关系。
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说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通常会通过梦境或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偶然情形下,如果有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出现在意识层面,就可以片断地、不成规律地、改装地表现在日常记忆中。
但庆幸的是,我们的意识和经验决不容许这些童年经历“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因此,它们只能零碎地、不完整地表现出来。当你了解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去坦然回忆或面对曾经令人痛苦或恐惧的童年往事。
因为只有首先接受,你才可能找到造成你痛苦或恐惧的根源,解开心结。亲爱的,直面童年创伤是解开心结的最好方法。
来源:心灵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