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群心态】怎么应对“演戏式通话”

(2012-02-04 10:29:28)
标签:

健康

分类: 咨询师手记

很多人可能遭遇过这样的情景:坐在公交车、咖啡馆里,明明想安静地想想事情、听会儿音乐,可身边却有人拿着手机,大声打电话。他们语气、动作都很夸张,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猛拍桌子,弄得旁边的人不想听都不行。

致力于电话使用情况调查的美国研究员赛迪·普兰特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演戏式通话,专指那些打电话举止夸张,像演戏一样的行为。他们就像把手机当成道具,一到人多的地方就开始卖劲的表演、吆喝,希望能够吸引旁观者的关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可能属于一种表演型人格,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多变、感情外露,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而且天生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甚至不惜通过一些夸张的表情、过分的举止达到目的。

事实上,碰到这样的人并不奇怪,作为旁观者而言,我们不妨化被动为主动,把骚扰变成沟通。一方面顺其自然,既然他们需要关注,不如主动和他们聊上几句,比如夸夸他的手机、穿着打扮等,帮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地方,而不只是打电话;另一方面可以将计就计,把这种表演当作生活的点缀和乐趣,从中挖掘一点笑料。而对于表演式通话的本人来说,则可以因势利导,把这种特点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比如参加话剧团、合唱队,让自己的能量得到升华和完善。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李岳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