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怡馨心理咨询
怡馨心理咨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88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研究发现:面部表情最初源于本能生理反应

(2012-01-03 14:32: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术动态

“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最新心理科学指南》杂志上报告说,恐惧等表情符号能帮助灵长类祖先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因为恐惧所伴随的精神高度集中、眼睛睁大等生理现象,有助于他们随时对突发状况作出反应。研究人员阿齐姆·谢里夫说,面部表情符号与某些生理原因相关。例如,“面露喜色”能增加体内睾酮等激素含量。

报告指出,出自本能的面部表情符号具有跨文化和跨物种的特性,研究人员在猩猩等猿类身上也发现了相似的表情符号。只是伴随社会中的生存交往,人类的面部表情符号开始承担更多社会性意义,导致特定的表情符号传递相对应的情感信息。

此前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人类的面部表情符号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社会,人们用面部传达喜怒哀乐的方式极为类似。谢里夫说,这从另一方面表明面部表情符号最初为生理反应,逐渐演化为社会性概念。

来源:科技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