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迟到了(青苹果)

(2012-05-22 15:03:07)
标签:

杂谈

    有个一年级的孩子迟到了,年轻妈妈把她领到学校门口,对孩子说:“你自己进去”。孩子扭捏着,不愿或不敢走进学校。妈妈说,你不去,我就走了,说着转身要走。妈妈说不能黏糊孩子,自己在幼儿园工作,凡是黏糊的家长,孩子也缠人。这,我能理解。

    许多家长和幼儿园都是如此,让孩子和家长生生剥离,以免溺爱孩子,孩子不能独立。当然,对于那些过于亲密、依恋孩子的做法,我们也不支持,因为对于要入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意识和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我们的教育就要“顺”一下,让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入园需要适应,入学同样需要适应,这个适应对孩子今后求学成功与否,最起码是一个新的起点,有里程碑的意义。孩子最初入园或入学多少都有些压力,上面的案例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孩子迟到了,不知孩子为什么会来晚,妈妈没说,如果是父母的原因,应由父母出面向老师解释比较合适,不然孩子如何面对老师,又该作何解释呢?即使是孩子的问题,也应理解孩子的为难之处和自尊自重的需要,孩子不愿进学校,不是不独立,而是无法面对“迟到”,这是一个有自尊,肯上进的孩子!不知妈妈能否接受我的说法。

    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如何看待事件本身,如果妈妈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分明,是谁的问题,谁去承担和面对,也许孩子能接受,孩子也甘愿受到“惩罚”,并受到教育和获得思考。

    妈妈可能是为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尽快“规范”起来,我有一个亲身经历和您分享:我在做一所小学的校长的时候,有一次开校会,可能是时间有点长,一年级的孩子有点坐不住了,不知为什么鼓起掌来,我以为自己很没面子,平时我就看不惯这些刚入学的小孩子,他们根本没有学生样,甚至以为他们还未成“人”,像小狗小猫一样整天打闹。这次,终于让我抓住机会了,会后立即召开一年级班主任会议,限他们一个月以内,培养他们的“好习惯”。老师们很尽力,一个月以后,他们确实很规矩,听话了许多,但我却感受到孩子们失去了“随心所欲”的想法和做法,对他们有利还是有害呢?孩子长大成人,是否需要时间呢?过早或过多的规矩,对孩子的心灵是否带来伤害呢?

    上面案例中的妈妈是一位军人的女儿,当她还是孩子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爸爸有时对她直接拒绝,似乎没有过多的解释,自己虽然至今不能接受爸爸的做法,但还是继承了爸爸身上的军人作风或气质,这一点我在妈妈身上能够感受到。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