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98:踏上家访路之四
(2022-07-10 14:46:4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98:踏上家访路之四
今天下午四点半家访后,这次大家访就画上一个句号了。
在QQ里看到同事穿到上面的表格里,在家访意见建议栏目里填的都是无,我有些错愕。当时家长也是说对学校教育教学没有什么意见建议的,我就鼓励家长写一些心里话或对孩子更好成长的期盼等,于是都没有简单写一个“无”字。
一个人总是需要活在一种自己和亲人的期待里,怎么会是无呢?我的助力,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我感到惶恐。于是给组长讲了:“有人写了对学校老师教育的感激,有人写了对孩子更好成长的期盼。是不是多写了啊?”组长说:“就这样填上不是更好吗?就是要多费些劲去写啊!”有了组长的话,我有些释然。自己不怕费力,而是怕费力了南辕北辙。
在家访中,我认识到:家长怕孩子受累,不让孩子干这干那,结果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而且更不会体会到父母养家的艰辛,反而失去了更好学习的情怀智慧和动力。
我希望自己的努力,不是用错了地方。
六七年来,我通过学习教育叙事,坚持每日一叙,更直观形象地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同时,对一些教育小事或细节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关注判断思考与创造性的践行。我知道,自己所做所想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自己处于一种不断学习完善提升过程中。这是自身成长所需要的,也是一个更好引导学生成长的教师的特色必需。
如果一个人,只会用别人的言语或者思维框架观察审视自己和自己面对的人和事情,如果一个人用一成不变的言语或思维框架去面对自己或自己面对的人和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谬误。
一个好人,一个朝向美好努力的人,他的言行我们也无法拿来照搬。一个有着种种缺点和不足的人,他的言行也有自己的值得受到他人尊重的闪光点和长处所在。
在能够帮助他人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千方百计,在无能为力的时候耐得住寂寞或是冷嘲热讽,默默积蓄力量,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增长自己更好做人做事的能力,更大限度抓住一切更好成长的机会。
其实,一个优秀的家长如此,一个更好成长的孩子如此,一个任何年龄段任何角色的人的更好前行何尝不是如此。
在前行的路上,我没法管住别人的嘴巴或者思维,也没法左右别人的行为和处事做人的原则方式,我要最大限度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善提升自己。
鉴于对这种客观现实的认识,对自己习性和内在需求与更好成长空间的深入具体准确的解读,其实每个人更好成长的空间或机遇少得可怜。在这个世界上,适合人们更好成长的方式方法途径可能有欠条万条,但是属于自己的可能在某种时刻场所或其他环境中,只有华山一条路。
因此,在我们更好成长的路上,有些重要的节点需要我们学会与自己死磕:通过书本学习,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他人;向身边优秀他人学习,找到更好成长的智慧与力量;从更好成长的自己身上汲取更好成长的台阶。
只有这种死磕,我们才可以在努力登攀的华山一条路上,拥有越来越高的人生台阶,我们才能看到更美好的属于自己和这个社会的人生风景线。
我能感受到周围的凉风习习,我也感到身边的风骤雨急,同样能体会到所在的惊涛骇浪,但是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妥协。即使妥协了,也是换取了种种的不如意和各种各样的尴尬与无奈,不如按着既定的梦想与追求,伴随着每天多努力一点点的脚步,走在仰望星空且脚踏实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