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97:学会为自己的更好成长打卡
(2022-07-10 12:18:3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97:学会为自己的更好成长打卡
我最近一个多月,我都在悦跑圈上打卡。当然,我跑不起来了,跑步让我身体无法吃得消,就是快走。速度是,一公里用时不超过十五分钟。
同时,最近六七年来,也一直看到很多人读书打卡。继而联想,自己的每日一叙,也可以算是一种叙事打卡。
每个希望且践行更好成长的人,都在为自己的成长打卡。“无论心灵还是脚步,至少有一项在前行的路上!”这就是每个为自己更好成长的人心灵深处和言行小事细节处的座右铭。
更好成长,从学会为自己的打卡开始
最近几天,我都在坚持家访。
走进每个一个家庭,就是走进一个家庭学校。
父母就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成长导师。
孩子的品行、兴趣爱好和更好成长途径方式方法内容,都与父母自身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关系。“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被一次次印证。
当然,这种父母的好好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更多的是父母身上人性和人文精神文化的光辉。
有些父母,可能写字都成问题,但是他们关于更好做人做事的文化却是一点都不缺席。
当然,父母和任何一个人一样都不是完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正是这种不完善不足,才是我们一次次依然选择更好前行的巨大动力。
每个孩子家庭教育的更好成长是同中有异的,相通的是基本正确的立场原则,各个不同的是各自的家庭文化特色和父母的性格特征的差异。
我庆幸自己,能够有智慧和勇气力量,面对一个个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默默付出和巨大贡献。当然,这种情绪理念也影响到我与家长们的倾心交流,我也得到了更多积极向上的回应。
我的家访,虽然只有不到十个家庭,但是我感觉每走近一个家庭的时候,就像是上半时走进课堂上课一样。不过这一次次,我不是主讲,顶多就是一个提问和引导着,主人公是家长们。
有的家长讲了自己与孩子们之间的小事细节,让我看到了纤毫处的悲悯情怀以及父母的大爱与力量。有的家长讲到了孩子在家里的做事,让我看到了一个课堂上没有的更好成长的舞台。有的父母讲了自己工作生活的简历,让我感到大爱背后的沉甸甸。有的父母谈到了对教育的最质朴的解读,让我感到了虽然没有多高学历却充溢着教育智慧的家长。
走进每个学生家庭,时时处处将心灵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首先要让自己生活在光亮之处——让自己的心灵和脚步,至少有一项走在迎接灿烂希望之光的路上。
更好前行路上的风景都是一样的吗
大家都熟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马拉松世界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是这次参赛选手中跑的最快的,也不是最有耐力的,但是我最终能够获胜,是因为我在奔跑向前的赛道的两侧,找到了令我欣喜的风景。也就是说,当所有的选手心里一直在想着冲向终点的时候,我却因为一边奔跑一边欣赏沿路的风景而得以放松。他们因为只是想着最终目标,因为最终目标没有到来的紧张焦虑,让他们额外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跑步过程中无法正常发挥他们热情和潜能。
听了这些,很多人都觉得有道理。
我做了大胆的进一步的想象:在未来的马拉松赛跑中,是不是所有的队员都采取这样的办法呢?那么,那个曾经获得马拉松冠军的运动员就不会一个人独自占有这个优势了。
想到这里,我也做了另一种推想:让这个曾经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也为其他选手标注好这样一个个前行中的风景所在,是不是他们会获得更好的赛道成绩呢?
肯定有用,但是用途真的没有这个冠军获得者这么大。
因为前行路上最美的风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就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赛道,不同的时间或比赛季,他看到的最美的风景是不一样的。除了周围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变化之外,另一个变化的关键还有人的心境。
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却少美,而是却少发现美的眼睛。
别人以为美,自己未必就觉得美,而且同样一个人因为阅历和认知价值观等的改变,对美的认知也是会改变的。没有绝对的美,只有走在发现或挖掘更美人生的路上。
所以,每个人前行路上的风景,都无法请别人给自己标记。
小时候,家长老师或其他教育者,会引导激励我们看到自己更好前行路上的风景。有些得到了我们的同感或认同,结果这一句话或一个故事或者一件小事细节,都深深刻在我们更好成长的记忆中。
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异,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希望自己成为感知这种成长风景的主动者。
做一个感恩父母的人,做一个感恩一切帮助关心自己的人,做一个学会用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和社会的人,做一个不断关注成长路上更好的点点滴滴的人,就是一个看到自己更好成长路上风景的人。
因为一个人的不断完善提升,需要他人的帮助支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永远处于这种受到他人帮助支持的状态,因为真正的成长都要经历一段孤独的心灵旅程的历练。一本好书,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个好的榜样,自己身心中那个更优秀的自我,都是陪伴我们更好成长的贵人。
但我们一定牢记,这本好书,这个工作学习生活中更优秀的他人,这个身心中的更优秀的自己,必须也一同在我们心灵或脚步更好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