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94:踏上家访之路之一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94:踏上家访之路之一
放假后的第一天,我在QQ上联系仇老师询问家访分工情况,继而从李老师那里知道了具体分工和学生家庭住址与联系电话。
或许是嗓子疼,或许是气血虚,我想到通过QQ联系比较好,可以转发家访内容等,让家长朋友事先有思想准备。
有几个同学就是好友,有几个需要现添加。我在QQ群里广而告之,请通过学们通过申请。很快有两三个同学陆续通过,我转发了相关内容。有些同学没有回复,我想得电话联系了。嗓子开始疼得厉害,感觉疲劳,于是只要等第二天。
最先回复我的是邻居周老师。
“能不能到您家去?看你什么时间有空?”
妻因为拇外翻手术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家里的收拾全靠比较粗心的我,显然也觉得不合适。
我回复:“还是到您家里吧,学生在家,需要拍合照。”
周老师回复表达了与最初相同的诉求,我感觉周老师肯定觉得到家里不方便。想到过去的家访,就在楼下的凉亭里,于是邀请周老师一家人下来,在凉亭一边凉快一边说话。
此刻,不知是炎热还是其他原因,楼下都没有什么人。
“谁帮我们拍合照呢?”我把问题给周老师提出来。
“小静可以帮我们啊!”小静是我们的对门。
正在周老师楼下等着,小静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路过。
我说了请帮忙拍照的事情,小静住下来了,一边谈着孩子的情况和孩子老师的家访,一边一起等周老师。
周老师一家人下来了,拍照后周老师开始谈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和品行特征。周老师做班主任工作,讲了几个孩子的细节或故事,让我对孩子更好成长有了一种比较立体直观的印象。
接下来,是曹同学家。
因为熟悉,我竟然忘记了给他们发信息。
周老师通过窗子上的灯光判断他们在家,顺便做了家访。
因为熟悉,所以过程比较简洁。
一家人的勤奋忙碌敬业等再次历历在目,就连家里最小的孩子大概刚上小学一年级,也是比较有素养的,上次陪合照,还是在妈妈指导下他给我们拍照的呢!
家长和孩子们的高素质、热情,让我对家访增添了一些自信。
其实,家访认真去做好家校沟通交流,认识孩子更好成长的源头,对于一个一线教师而言,都是在收获一笔宝贵的教育教学财富。
一个生活细节,一件小事,都折射出一个家长们的教育智慧。
自主性强,勤劳刻苦,遵守时间挂念,有自我约束管理和规范意识,应该是两个家庭孩子的共同特征。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从这次家访中,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其实,教育效果如何,作为教育者的家长或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励作用。
教育无小事,从小时候,从细节小事上的不苟且和认真负责,就是一个孩子身心更好成长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