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小读者的学生,才能做得了小读者的先生
(2022-06-28 19:41:2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工作总结
图书阅览室
赵成峰
2022年6月
一个学期结束了,学生的图书借阅活动也告一段落。有书香陪伴的成长是更好的成长,如何更好引导激励学生手捧心仪的图书更好成长呢?
结合本学期图书借阅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一、让图书阅览室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校图书借阅,没有考试科目那么多的硬性要求,却随着形势的发展,成为每个同学乃至教师成长的钢需。
随着学习途径的增多,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表达沟通等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阅读中,有文化精神的积淀,有学习核心素养和三观形成的重要引导激励作用。
“能积极主动读书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读书的路程漫漫。
既然我们知道读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就不吝啬可以说借用这一平台,巧妙利用学生喜欢从阅读中寻找一种心灵寄托和成长途径的做法,因势利导!
二、建立健全图书阅览室的文化引导激励机制
学会阅读,不是教师不管不问做放羊式。
教师要让学生更好阅读,首先自己要学做阅读中的首席。为了不至于落后于学生,我六七年来一直坚持诵读经典的同时,每天坚持读写,坚持每日一叙。首先,让自己做有书香相伴的人生。
我尝试着建立了优秀读者星级奖励制度,让同学们在读好书的同时,做到与更好做事做人结合起来。
保持安静,遵守借阅制度,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努力做读书活动志愿者等,形成一种比较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成长链条,及时综合阅读活动中的成绩和问题,发展培养每个班集体的阅读或图书室管理志愿者骨干,让图书阅览室成为学生更好成长的另一个文化平台。
三、建立立体图书阅读网,形成相互引导激励机制
仅仅停留在到图书室借阅,这种阅读是浅层次或者应付性的成分较多。
因此作为教师也是图书管理员,主动与学生读者沟通,了解其阅读渠道,也为自己更好了解学情指导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同学之间相互借阅,还有周末到书店读书,还有学生读者与周围亲朋好友等的相互影响带动,都是目前学生阅读的主要源头和动力源头。
通过留存优秀读后感,叙事优秀读者故事,让这种相互引导激励更加规范有序,接地气又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理念。
四、学做读者的学生,才能会做读者的先生
读书,更是一种没有围墙的大学,更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心智成长历史。
阅读与一切其他教育教学方式一样,都要遵循“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原则。
阅读与写作一样,没有捷径,更多是书山奋力不畏艰险登攀后才有的无限风光,更有拥有与滔天浪涌搏斗后才有的苦尽甘来。
虚心向每位读者请教,走进每位读者阅读的内心世界,是一名图书管理员教师的基本功。
让每个走进图书室的学生,都变成自己更好成长的老师,那么自己才更有资格做学生读者的老师。
教无止境,阅读指导也是如此,作为图书管理员永远在学习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