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55:一件尽心竭力的事情
(2022-06-15 21:24:4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55:一件尽心竭力的事情
双盘着上课,或许让我的身心压力轻了,或许这种恢复身心状态的方式让我有了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表现。
今天上午上了四节课后,中午小睡了一会儿,竟然要求两位班主任老师不用照顾替我看班,我双盘着陪着同学们走完在教室里的最后一堂复习课。
或许是自作多情,或许是一种天赋使命担当,我觉得都有必要去做。
一份诉求,一份担当
如果说两年前的接任两个班,是学校的安排,那么一年前就有了一份自己主动请缨的成份。
这可能源于年少时骨子里的一种倔强和韧劲。
当着一担农家肥,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打来回,将粪肥担到需仰视才见的山的后面。这件事情,就是利用吃早饭前的时间。
在那个小山村里,男女老少这样做的很多。
这种坚韧,这种历练,似乎成了一种传统。
这样的队伍里面,有省级农民优秀企业家,有温文儒雅的中小学校长,有德高望重中的长者,有我这样的小年轻的普通教师。
有了这份担当历练,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就不算什么了。
崎岖的经常淹没在脚下的崎岖的山路,岩石、碎石渣和陡坡,都已经如履平地一般了。
以至于之后的很多年里,我都会从这种在山路上的行走或登攀感到自豪。
经过这种历练,见了那些在山峦间奔跑的驴友也觉得不那么惊奇了。只是看了驴友们的表现,想到自己曾经的历练和美好回忆。
学生临小中考了,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引导激励的效果如何。虽然,自己在这个庞大的教育系统性工程中,自己只是从事着其中一个细小环节,或大或小的作用或者不起作用,并非是自己可以决定左右一切的,自己只是在尽力提升完善自我的状况下努力树立着自己的影响力。
一朵云带动另一朵云,我是其中哪一朵呢?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我又是两棵树中的哪一棵呢?
我想做更加积极主动的那一个,虽然有时我是被动的那一个。
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感恩,更多感受着成长共同体的力量。
既然懂得了自己的渺小,就凭着感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成就事业,更是职业
与同学们在一起时间长了,教着教着也变成了一个小孩子。
用孩子的视角看教师,教师就是另一个引导激励他们的孩子。
“老师”“老师好”!更多是学习的首席的另一个孩子的一种称呼。
师道尊严的树,只有用心血智慧的雨露滋润,只能用热情的阳光和春风轻抚,只能用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期待花开乃至硕果挂枝头。
很多时候,这种更好陪伴成长,更像是农民,耕耘播种施肥后,就是更多的等待。
雨水、风、阳光等等,生命成长工程中的诸多因素,并非是其中一个人能左右和控制得了的。
一块塑料薄膜,可以提高地温防止水分蒸发。一柄伞,可以在风雨中撑起一片没有雨水淋到的头顶的一片天。不能将脚下的路铺平,可以穿着一双相对舒适的皮鞋,去踏平坎坷成就大道。
教育,更是力所能及的微调。
事业,总是一个向往中蒙蒙胧中的东西。
在泥沼中,在雪山的艰险中,在看不到星光的冷寂的夜里,事业心像阳光给自己一点光和温暖,于是感受到教育人生并不寂寞。
扪心自问,成长更属于或一定属于一段孤独的心路历程。
想象中的鲜花掌声和更好的相伴,都是精神文化领域里的盛宴。
当自己的心灵足够强大丰盈,一切便梦幻泡影一般的上演。
努力的工作生活学习,不是多么有趣,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社会更有意义,兴趣爱好都是在慢慢磨合中的副产品,就像是那位马拉松运动冠军,为了不至于通往目的地的奔跑中过多的寂寥,于是事先勘探了马拉松跑步历程,在每段线路上都找到自己值得欣赏的风景,这样一边跑着也就有了一段段不一样的心仪的风景。
要做润泽的教育,要拥有一间润泽的教室,首先要让教师有一个强大的润泽的心灵。
不再躺平了用事业做挡箭牌,才发现这个每天面对的工作,更成了一份职业,不仅仅养家糊口,而且关系着自己情绪念头言行的荣辱。
为了自己能优雅的活着,我积极主动地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自作主张的选择了一个有美好明天招手的明确目标。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扎扎实实学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完善提升自己最好人生价值的智慧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