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70:门铃“响”了“花”开了
(2022-04-26 10:09:3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70:门铃“响”了“花”开了
下午放学回家,妻说起楼洞单元门门铃能用了。
是吗?我有点不敢相信。
“是楼上大哥修的,我下楼的时候,正好看到……”
这件事,就像是两年前寒冬里那一树红花。
沉睡的门铃
搬来这里快四年了,楼洞的门铃一直都是沉睡状态。
记得从他人手里买过这个二手房时,曾经的主人告诉我们:“楼洞门铃坏了,只要大家联一联钱就会修好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每天忙着上下班,一年过去了,楼洞里各家各户的面孔也认不全。
与熟悉的对门说起这件事,很快也就转移话题。人多了,想法不一样,或者有些人你联系不上,或者联系上了人家不接这个话茬。
我们楼洞里的门铃,还是比较高级的,带有可视电话。就是下面有人按门铃,上面家里的人可以看到是谁在按门铃。
或许修这种门铃的人不好找,或者修这种门铃价格要高一些。或许,有人就对于修门铃或者什么其他相关的事情有看法等等。反正,门铃一直不能用。
经常看到楼下的孩子在喊:“妈妈,开门!”或者“奶奶(爷爷)开门啊!”
昂起头来喊,声音一直传到五六层楼高处。
夏天好说,一般窗户关得不严实。喊上三两声就听见了,到了冬天窗户关得严,上面根本听不到。
我们在一楼,听到声音了。弄清楚是本楼洞的住户,就下去开门。
我在家时间相对较少,妻做这样的事情比较多。
记得有一个寒假,正在看书的我,因为要到楼下丢垃圾到垃圾桶里。当时,没有细想就下楼了。
不曾想,回来的时候发现没有带楼宇门的钥匙,也没有带手机。
在下面喊,没有人听得见。
寒冷的冬天里,窗户严严实实,家里面的人都在看电视,根本没有想到我进不了家门了。
于是,我从绿化带里找了一根细木棍,开始敲打自己家的窗户。
敲窗户的声音,惊动了家人,我才回到暖和的家里。
那次楼下挨冻,让我难以忘怀。只要下楼,就想掏掏口袋是不是带着钥匙和手机。
齐心协力的邻居
前一段时间,下水道污水倒灌。
住一楼的我们,一一通知楼上的邻居,晚上暂时不要往下水道倒水——因为所有的水,会倒灌到我们的卫生间里。
楼上邻居都做到了,没有忘记的。
到了第二天,通下水管道的师傅来了,几个邻居还抽空帮忙,特别是二楼邻居大哥。
我们家卫生间的装修,因为疏通小水管道被部分清除了。
事后,二楼大哥帮忙重新安装好了。
我们觉得二楼大哥付出很多,就买了水果感谢。
二楼大哥两口坚决不要:“我帮邻居,从来不要感谢的!”二楼大哥,退休前是矿上的机电科科长八级技术工,很多有关装修的事情,不少邻居找过他帮忙。
之后,我们发现卫生间顶棚漏水,就找了二楼大哥。
大哥嘴上没说什么,事后买了放水贴将自己家卫生间可能漏水的地方都贴了一遍。
经过大哥的拾掇,卫生间顶棚漏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大哥没有多言语,见面也就是点点头或者打个招呼而已,做起事情来却是实实在在。
上次疏通下水管道的时候,又再次提到了修门铃的事情。几家邻居都表示赞成,但是总归是人不齐,最终也没有落实。
大哥,自己试着修理,最终将门铃修好的。
“叮咚,叮咚……”虽然还夹杂着写吃啦的声音,门铃最终能用了。
楼洞里的邻居们,纷纷相传着,更多人知道了大哥做了这件好事,开始使用门铃了。
我与另一家邻居大哥大嫂谈起来,他们说:“知道了,一个楼洞里,总得有人……”
记得两年前的那次疫情,在那个寒冷的时节,整个生活区开始处于静默状态。捧着一本书看,突然感觉生活区像是没有人居住一样。
停在楼前的汽车,也都蒙上了一层灰尘。绿化带里的植被,因为是寒冬腊月都没有开花甚至更多的连绿叶都没有。
整个的,感觉不到一丝活力。
那个时候,因为我上一学期有些透支了精力和体力,身体极度虚弱,甚至有时感觉吃饭都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突然有一天,我看到绿化带的一棵树上开出了一些红艳艳的花朵。
仔细看,才知道那是用彩绸布条人工扎成的花。
这些花,让我眼前一亮——找回了一些人生的生机活力。
后来听说,就是楼上一位大嫂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