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71:如何在问题中学会成长
(2022-04-25 10:39:0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71:如何在问题中学会成长
有句话,叫以问题为课题。这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可以收获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双丰收。
这种以问题为课题涉及的问题,可以是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是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需要理顺关系的问题。
笔者结合一个教学中的难题,谈谈自己的成长历程。
漏网之鱼
年龄大了,要让学生做的题,自己都是先做一遍。若遇到学生提问便可从容应对,这次却有一个漏网之鱼——读图题中的一个题,被我忽略了。
要求学生板演这道题的时候,发现我竟然没有做。想尽快将这个小题做出来,却始终没有结果。令我眼花缭乱的不仅是题干中提供的素材,还有根本没法着陆的思路。
“谁会做?这个题,我现在没有想出怎么做来。”与其自己闭门造车,不如开放问题集思广益。这是中考备考复习的中后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有些地方已经赶上或超过老师了。
我试探性的问第一位的大个子雨,雨自信地点头。
“请雨给我们板演,大家看与你想的答案,哪个更加合理?”
雨很有定力地板书着,我为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疏忽自责着,我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雨,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我带着一份赞叹更有一份引导激励,“看来同学们身上有很大潜力啊!没有别的意见,就按照雨的答案理解记忆!”我看了雨写的,除了答案字数偏多一些,没有什么毛病。
阴差阳错
刚刚做过的一个小问,我与板书同学有分歧,大多数同学却是不置可否。
我诉说自己的理由。
“老师,不是从资料里找错误,要从主播解说词中找问题!”弄了半天,我辛勤备课中却是走入了歧途。
看着资料中关于夏季降水量信息,和图上的年降水量信息,我竟然开始怀疑:这份卷子的题干信息是否有问题。
陇南地区,既然属于南方地区,那么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应该是800毫米以上,怎么在400-800毫米范围内呢?
如果他是半湿润地区,应该在北方地区啊?
我两次上网搜,结果都是陇南是南方地区。
再看提供的等高线地形图,看到海拔高度都在五百米以上,且多数都在1000米或2000米以上,这是秦岭山脉无疑。因为它在甘肃省南部,这里的主要山脉就是横断山和秦岭了,况且横断山可以排除在外的。
难道它不是在秦岭以南?
我看到资料中的信息是冬季气温在4-5,显然不在秦岭以南是说不过去的。
仔细看等高线地形图,看到陇南地区在秦岭山脉大山中,周围有一条河流流过,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通过这个流向,可以判断陇南属于长江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所以陇南属于南方地区是没有问题的。
陇南地区的降水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看到陇南周围的高山,几乎可以肯定的判断:陇南地区降水量少,因为周围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大洋的暖湿气流。
这个时候,我联想到广州位于热带但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冬季风对这个地区的影响。那么陇南地区位于南方,但是降水量却是在400-800毫米之间,就是因为高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想到这点,我感到异常兴奋。
起初的认为题干提供信息有问题,那是我一种片面理解。通过对当地地形气候等的具体分析,我有了新的收获。
我经常要求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次就是犯了一个具体问题没有具体分析的错误。
提炼答案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又对雨同学做的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当然调看了参考答案,发现可以总结的更加简洁。
发达地区与较落后地区的合作,可以像西气东输一样达到共赢:比如青岛与陇南开展的东西地区合作,对陇南地区的好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增强了当地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青岛地区的好处是,改善了青岛人的饮食结构,弥补了青岛绿色有机蔬菜的不足。看着这样的答案,我们想到了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好处各是什么?东部地区的好处,就是缓解了能源危机,改善了空气质量。对西部地区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增加了对当地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
遇到一个中考题,复习的最高境界就是结合这个问题想到类似的其他问题。一个问题会了,可能类似的问题解决了一系列。当然,被一个问题拦住了,就是自己学习没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这种融会贯通,可以将以前学过类似的知识复习巩固且在此基础上温故知新。想想这种碰壁,实在是值得的,但是在没有融会贯通在之前却是非常折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