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66:管窥教师阅读
(2022-04-21 09:16:4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66:管窥教师阅读
教师阅读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
阅读,有传承性,也有一个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
用心聆听,你会看到处处读书声;用心去做,你会看到前行中一个个坚实的足迹,就是一串串动人的诗行,就是用生命写成的特色各异的每篇。
阅读是很个性化的事情
“诵读经典或者阅读这么好,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读书呢?”一位年轻教师,像教科室的一位老领导也是前辈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先不要管别人!自己把书读好,做出一个样子来让人看。”老领导寓意深长。
每当我感到阅读孤独的时候,就想起这句话。
读书的人少,能坚持的读书人更少,能坚持做出比较卓越成绩的人读书人又更少。
也就难怪教师阅读这么不景气了。
“诵读经典,是与大师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或交流”,有人这样形容经典诵读。
其实,一切让人心仪的有用的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莫不如此。
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诉求、阅读的方式、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高低,都是非常个性化的。即使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也呈现不同的特色,没有看得见的整齐划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交友如此,阅读中的亦师亦友也如此。
阅读旅途中的这些邂逅或偶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对阅读者最高的奖赏。这种颁奖,没有统一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众人看得见的仪式感,在心灵世界的一隅,为一个人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长河中的融入颁奖,掌声鲜花响彻心灵的天空或天际,没有熟悉的面孔,却有很多心向往中的美好,这些美好又与现实中的一切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也就有了接地气和源远流长的高度契合。
阅读的过程,更是一种被唤醒引领的过程。
还有一无字书,是生活。
有些人,没有诵读经典,也没有整天的捧读心仪的图书,但是他们却好像无师自通地日新日新日日新的阅读生活工作学习这本无字书。
每天的心灵或性格的触动,每天的更好的关注完善提升自己,每天都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从生活这本无字书中,学到很多,通过更好做事做人,提交了一次次的优秀作业。
我想到了禅宗祖师不着文字的代代相传,一种书或优秀经典与文字无关。
一个真正优秀的读者,就是无字书与有字书的融会贯通后的一以贯之!
承传与个性化完善提升
最初喜欢上阅读,可能就是某一瞬间或小事细节上的触动。
记得,小学二三年级,语文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表情朗读课文。看着老师沉浸其中,我也沦陷了,经过老师几次纠正,我过关了。捧读那篇课文,我找到了一种向往和精神文化寄托。
从表情朗读中,我找到了一种心灵寄托。
之后,我参加说快板、领读等与诵读有关的实践活动,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群体参与的力量。
从活动中,从群体的力量中,我看到了一种更好成长的途径。
在我最低沉的时光里,随手可以捡起的诵读成了我的一种精神支柱。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先秦两汉散文,诵读中我融入了数千年精神文化的长河,从中汲取着学习更好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一篇好的诗词文章或者一本好书,不是读了就受益了。
阅读或背诵只是一个开始,就像是吃饭一样,不是吃了就汲取了营养了。还要吃得符合自己所需,还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还要注意吃的卫生,还要注意自己吃方面的一些优点和不足,然后才能学会更好地吃,吃得更好。
阅读,很多在急功近利中有些变为,就像是当下的饮食:通过食不厌精,可以滋养身心。但是过度的追求色香味,却是一种歧途和弯路。
禅定,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找到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著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制定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方法途径,而是明确哪些是不该想不该做的且坚决不想不做!
大海的成就,就是它从来不骄不吝,用低姿态用包容用自身的凝聚力,成就了每个小水滴也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