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53:找到更好成长的感觉
(2022-04-14 08:27:0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53:找到更好成长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看人下棋,经常有两个人在下,周围有五六个人围观。围观的人,常常忍不住说:“你先走某某棋!……”
这样的情况,下棋的双方都有些不快,不管是被指导的一方,还是他的对手。有时,这种指导还会引发严重的争执,以至于让人忍不住大骂或者大打出手。
“观棋不语真君子”,这句话应运而生。
类似的状况
记得念初中和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数学题。每每做出一道比较难的题来,特别有成就感。
自己如此,身边也有一些同样热爱做数学题的同学。
这些同学有个共同的特点,就喜欢自己钻研。
如果有人忍不住指点了,会让人懊恼,甚至因此疏远这个多张嘴的同学。
每道比较难的数学题,一旦知道解题方式方法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探究的情趣,一种找到自信和快乐的机会消失了,一种历练的机会消失了。
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练习资料。这样的好题,真的是做一道少一道。
记得我们初一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就是一个非常敬业的。
他将一些很好的数学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我们只能拿着他的日记本传着看,看到这些题的同学也屈指可数,不会超过十来个同学。能够全部会做这些题的,就是凤麟毛角了。
一间小小的瓦房宿舍,几个求知若渴的学子,一本巴掌大小的日记本,工工整整的书写和上面非常规矩的数学几何图形。比我们大八九岁的老师,也是与我们一起入团的班主任老师。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幅师生业余辅导图,深刻留在我的记忆里,连同那些师生间的小事细节。
现在学生作业多了。有些完不成作业,又觉得无法交代的学生之间,建立了一个答题互助群,可以利用高科技抄写作业。
就是教师做的一些,比如学习,比如下载什么软件或者完成什么填表,也是简单的询问如何做,不去探究具体过程或这个过程的意义了。
过去是学习资料贫乏,现在是学习文本资料过剩。过犹不及,这正是我们需要注意或调整的地方。
成长的节拍
成长,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如同一种植物生长是有节奏的。
据说,有些花草,听到轻松愉快的乐曲长得格外茂盛。反之,在会出现枯萎的情况。
这个我愿意相信,只是不好去做验证。
但是有个现象,每个人都是实证过了的。就是心情好的时候,身上的病痛会突然减轻甚至彻底好了。心情不好,但是心理压力大,一个人的病情会加重,或者一个健康的人会无端地滋生出一些疾病来。
楼上邻居大哥,是个喜欢动手制作的人。我想,如果有人说:“你以后不要制作任何东西了,你想做什么,完全有别人来做吧。”如果这样的话,这位大哥一定感到一种非常大的挫败。
当然,如果一个忙得不可开交,对做这些动手制作毫无兴趣的人,正好盼着这样一个机会呢!
比如前几天,我与妻一起拾掇菜盆下面的下水道管子。
因为这个管子,很多地方都盘曲着,从外面看去黑乎乎的,打开橱柜的门,便有一种难闻的气温钻入鼻孔,所以我们决定清理。
我拧下来了,就幻想着直接倒上开水将油腻的东西冲掉。
妻担心热水会烫坏了管子,她曾经叮嘱我:“不要往菜盆里倒热水,把管子烫坏了就要换新的。不仅浪费,还挺麻烦的。”我每次掠菜,都是让掠菜的热水中有了很多凉水以后不再滚烫热了,菜倒入菜盆流入下水道。
最后,我听从妻的建议。拿了大盆来,妻先用棍子缠上一些东西让我去清理水管中的污物,继而用凉水冲刷。
这样是保险了,不会烫伤管子,我的那种设想就白想了。我的根据,是门头上卖材料的师傅说,这样的管子是防烫的。所以,我就有了图省劲,想用开水烫的办法清理管道。
妻的做法是比较安全的,我的过于轻信了。
比如上次,网上介绍:现在的卫生纸都是可以降解的,于是我和其他有共同想法的人一样,直接将卫生纸扔到了坐便器里,最终下水道管口被堵应该与此有关吧。
不要不去相信别人,但是不要盲目相信。实践出真知,一切真知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检验才是比较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