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22:融责任担当于无声处
(2022-03-27 18:39:3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22:融责任担当于无声处
——劳动教育三部曲
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通过劳动教育养成学生担责好习惯是一种不二选择。
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体会。
呵护对劳动的热情,培养劳动的习惯,拥有更精致的劳动过程,是劳动教育的三部曲。
呵护热情
婴幼儿,从小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他得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都是得益于他人对自己的付出的劳动务。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都想成为帮助自己的那些人,像他们一样会劳动,这是一种可以更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本事。
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既是解放大脑也是解放双手的过程。双手和大脑的解放,是一个人更好成长的相辅相成两个方面。
一个人仅仅读书读得好,做起事情来一塌糊涂,甚至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自立,也不能说有完美幸福的人生。学会更好劳动和更好学习文化课一样重要,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更是事半功倍。
劳动与文化课学习一样,一开始就做得好的寥寥无几,就像是那些学习文化课方面的优等生一样,也只是占个十分之一左右。大多数学生最初做家务都是对三落四,就像是学一道数学题完成阅读理解训练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演练完善提升的过程。
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中,我们对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常常变着花样让学生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对于学生劳动中出现的问题挫折,我们也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比如,如何把握积极参与劳动的时机,如何在劳动中从他人身上学到经验得到帮助指点,如何做好充分准备和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等。
持之以恒
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探究做得更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养成。
教师可以召开主题班会,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请一些热爱劳动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感悟心得。劳动可以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可以增进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可以弥补书本学习的不足。
每个班集体里,都有在劳动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教师表扬这些同学,让同学们看到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更全面发展,对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劳动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激励。
教师分享自己劳动过程心得,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相长。
精致劳动
做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倦怠,唯有将做事者引导上一条更好做事的探究之路,才能让其走出倦怠的误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引导学生更好从事劳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