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584:“南方水田农业”课堂实录及分析
(2021-04-13 22:47:3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584:“南方水田农业”课堂实录及分析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南方地区的水田农业”,谁能写一下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或农产品都有哪些?(没有让同学们念书,而是说出来并到黑板前写出来。这样做符合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不要代劳。一句想一想,暗示学生注意知识储备:调动以前的知识储备,或现在做好知识储备。这个过程中,教师看到学生不再被动而是更加积极了。老师很累,累在自己勤勤恳恳甚至疲惫至极,学生却恹恹欲睡百无聊赖。作为懂教育规律有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做他该做的事情。魏书生老师在教育孩子身上也是循循善诱。出门后,他让儿子背上背包试试。儿子背上了,他夸赞儿子“你真棒能帮着父母做事了”。儿子很高兴,坚持帮父母做更多的事情,而且锻炼了身体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学生学习懒惰,有家庭教育问题,教师也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只要努力了就有一份收获。这次备课上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一个同学不知道怎么做,其他同学都在教他。老师没有让学生这么做,学生自发去做。教学,要找到教学相长的支点,找对了事半功倍,找错了事倍功半,这是教育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工作复杂性和创造性所在。)
有几个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展开背写模式,更多同学从书中充实自己的知识。到黑板上来写,下面的同学在书中空白处写。来黑板上写得有四个,或主动要求,或者我点名要求那些好表现自己又不太用功的,就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自我认识评价的机会。
最后,大家一起看有没有落下了的,有没有错别字。
同学(李迎卿)问:柑橘是农产品吗?
有的同学:不是。
有的同学:是。
教师:农产品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狭义的农产品就是属于种植业的农产品,另一种就是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哪些呢?
有两个同学先后回答:有畜牧业、林业。只是没有回答渔业而已,如果能先举手后回答更好了。慢慢来,这种儿童立场的教学模式确立好了,自然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师: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学生:水稻。
教师:南方地区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学生:地势地平,土壤肥沃,气候湿热。
教师:圈画出黑板上的“棉花”二字,问“中国三大棉花产地是哪里”?
师生:一起回顾棉花习性:光照充足,有充足灌溉条件和高温条件。
教师:让学生看图说出棉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中的干流以北还是以南?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仔细看图。很多学生说出省区名称,这非常好。以前有类似的训练,现在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省区的名称位置,是理解识记重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一个不了解自己国情的人,怎么谈更好爱国呢?)
有个同学回答:光照充足。
教师:非常好!看图说出水稻在南方地区的三大产地,两平原一丘陵。
学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和东南丘陵。(指导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复习巩固了看图能力和地形区分布。)
教师:找出甘蔗、香蕉等几种热带作物,说出它们分布在哪些热带省区好非热带省区。说出分布在非热带省区的原因?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甘蔗怕寒冷。东北地区可以种水稻,美国和欧洲同纬度地区不可以种植水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四川周围环山,阻挡了冷气流影响。福建生产热带农作物是受海洋影响。
教师:纠正是北方的秦岭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福建是受夏季风影响大,那里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