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582:琢磨如何“讲”也是一种幸福

(2021-04-12 17:09:5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582:琢磨如何“讲”也是一种幸福

NO.2582:琢磨如何“讲”也是一种幸福

——通过讲课录音促进授课水平提升

周一,一直在进行教学设计。

有了思路,便录音,然后反复听。觉得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改,每个文字版出现,都有录音三遍以上支撑,听了更是累计十几遍。

成绩不明显,付出却一点不敢偷懒,这是教师工作特点。功成不必在我,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有我力所能及的努力付出。

南方地区“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教学片段

1、大家不看书试一试,能说(写)出多少种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或农产品(这里暗含一种复习巩固,就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2、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水稻)

3、适合这种农作物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这种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形区?

5、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需要什么生长条件,主要分布在哪三个地区?看一下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以北还是以南,为什么?

6、主要的热带水果或植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热带省区或非热带省区?分布在非热带省区的原因是什么?

7、元阳梯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有什么作用?

8、说出竹子你喜欢吗?它喜欢什么自然环境?

这种设计,比较对得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图的习惯。看书看图,不是从书中简单找出答案,而是利用图上的信息,灵活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表述。

这样的设计,有了想一想(有了一种拓展思维,有利于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让看书与平时的积累结合起来,不仅仅凭借着书本上的提示回答问题);写一写(南方的农产品或农作物,解决了经常写错别字问题);说一说(棉花等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相对比较活跃的状态,改变地理学习只要记住就行的陋习)。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在这种参与中,不会地可以记忆,不用催着记而是主动记,因为这次你掌握好了,下一次你在回答类似问题中就可以游刃有余。拓展一下,南方地区食材丰富,分析原因,也分析喜欢的品种,并说一说,对它了解多少。最后将生活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

长三角教学思路

1、学习长三角的意义:从交通、工业农业和高新技术文化旅游、政策等方面分析。或者说你对长三角的了解有哪些?

2、长三角的位置和范围。

3、结合北京位置重要性,谈长三角位置意义(海陆位置、交通意义)。

4、长江对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采取什么方法对待。以长江上游的都江堰为例说明。

5、长江上游与下游对区域发展的不同作用:上游,主要是灌溉和发电,下游主要是通航。

6、长三角之最:古都两个,文化名城两个,城市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大城市,重要综合性工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带动长三角,还通过长江干支流带动广大内陆地区。

7、同城效应的发生的依据或条件是什么?

8、文化和旅游特色:世界文化名录的三个分别是什么在哪里?江苏和浙江各记住一处水乡。

9、长三角的文化分为三大类:戏剧、丝绸、茶等。经济发达旅游业发达地区之一,联系欧洲西部,是发达制造业发达,旅游业发达。

开头导入:长三角发展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就是用国家的总体实力促进其生存发展,让其称为各地发展的榜样,同时其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包括精神文化方面。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和扬州,都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而且在历朝历代中都是重要城市,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南京是六朝古都,杭州是南宋首都称为汴梁(或汴京)。

同城效应: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在一个城市。便于就业,增加收入。不足之处,在于上下班用时间偏多。形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

长三角文化:除了世界文化遗产、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保存完整古建筑的水乡之外,还有戏曲、茶、丝绸和饮食等文化,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