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574:国王画像与最好状态
(2021-04-07 17:16:4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574:国王画像与最好状态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困惑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学生如何扬长避短,达成一种怎样的状态算是做到了最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是正负能量的结合体。教师如准确为学生把脉显得非常重要,考验着教师自身修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古代那些善于望闻问切的大夫,肯定善于为自己把脉和进行调理。
过犹不及
作为一名教师,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成功满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就是不善于乃至不会对学生严格要求管理,在外界压力逼迫下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通人情世故的严厉和拔苗助长。
这样的教训是惨痛的,现在想来一切都如同发生在昨天。
比如,不善于引导学生认真书写,只是默默忍受着看作业的难堪,看试卷时看到其他班级更好的卷面书写更是自愧弗如。另外对学生听课交流合作交流及其其他行为习惯,不善于更好引导激励。学生在自己面前不省心不说,就是在其他领导同事面前出乖露丑,犹如抖露出自己的种种不堪给人看。
我常常梦想和追求就是:自己与很多优秀教师一样,通过什么手段措施或者小小举动,让学生变得乖巧可爱更好健康成长。这种梦想与追求,在现实面前被甩得粉碎,就像是那撞碎的车玻璃,不仅一地狼藉而且反射着太阳的光直刺自己的眼睛。因为我发现自己心里,根本没有类似优秀教师的文化支撑,没有优秀教师心中自然拥有的相关的情绪念头言行。
我的心田,就是一片荒漠。需要寻找一颗颗能严格要求自己和更好尊重的种子,在我荒漠一样的心田中萌生并葳蕤成林青草漫坡。要想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我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中寻找这样的种子。熟读甚至是背诵了佛道儒释禅兵医名法等典籍,希望融合天地自然人文的力量,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一些种子。终于在种种努力中,我看到了自己心田中这样的种子,并将其唤醒并茁壮成长着,不怕他们笑话晚,不怕他人笑话慢,像蜗牛如同愚公更像一个拙笨到不可救药的人,让心中这种真善美的种子努力生长并茁壮着。我仍然能感受到心头的风沙的侵蚀,仍然感受到缺乏润泽的心田对这种成长的遏制,但是这种种子如同沙漠中的红柳,以一种卓然不群的毅力生长,即使有些死了也有千年不倒的毅力!
最好状态
坚持每天学写教育叙事的我,隐隐感到,一个教师无法让自己达到最好状态的情况下,也难以让学生达成一种最好状态。学生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可以看到和感知到教师真正的成长状态。
有了这种警觉的自己,千方百计达到自己身心最好状态成了我时时处处不敢懈怠的追求。
“国王画像”的故事,似乎可以说明达到这种最好状态的不容易。
古代有个国王,一只眼瞎了,一条腿瘸了。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也希望有幅自己的画像悬挂在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别人看了产生敬畏之心,让自己看了感受到一种引导激励。
第一个画家,对着国王来了一个绘画写实。画好后,不忍看到自己瞎眼瘸腿的国王把画家杀了,说他丑化了自己。
第二个画家汲取教训,把国王画成了一个没有瞎眼瘸腿的样子,国王觉得这是弄虚作假,并以为画家借此讽刺自己。第二个画家,也因此没命了。
第三个画家征得国王的同意,说是请国王去狩猎就可以完成这幅画。国王来到了狩猎场,一条好腿金鸡独立,将瘸腿搁在面前的一块巨石上,眯起瞎眼,端着一杆猎枪用好眼瞄准。画家很快照着这个样子把画画好,并得到了国王重赏。
第三个画家的做法很像如今的教育,最好的状态就是给予一个更好的选择和朝向,而不是从本质上立即改变什么。如果非要说改变了什么,应该用“微调”比较客观准确!积善成德集腋成裘,本来就是古人提高自身品行和学识能力的金玉良言。教育从来就是慢的艺术,在急功近利的诉求多起来的情况下,有些形式或角度上的选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