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562:蜗行中细节的力量
更好成长是缓慢的,就像蜗牛前行。
关注并完善细节,在更好成长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把作业本“闯”整齐
课代表交作业的时候,一般都将作业本弄整齐了,摆放在桌子上。
我却发现自己两个班的课代表,放在办公桌上的作业本都是犬牙般参差不齐。想想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这样做不是故意的。最初,我就码齐了再批阅,不知怎么就是心里哪里觉得不得劲。
习惯中的一个细节的完善提升,可以促进一个人更好成长;一个细节经常被忽视或不够好,也会桎梏一个人更好成长。
一个有足够的成长文化支撑的人,可以很好反省自己细节中的得失,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对一些细节中的不足未必有足够的认识和反省。
教师学会适当的引导激励,就是一门必修课了。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励,必须有足够的关注和觉悟,其次就是适当的途径和方法。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准备,等科代表再次来交作业的时候,我就这样做了。
放下作业本,作业本犬牙交错着落在办公桌上,他们像往常一样转身就走。我说:“谢谢你们交来作业啊!你们想想,把作业本弄整齐了是不是更好啊?”
一个同学在几本几本的摞着,另一个同学用手掌拍着不整齐的一摞作业本。看来,他们不是忘了怎么做,实际上就是不会做。我于是拿了一摞,竖着在桌子上轻轻一“闯”,在将不整齐的怕打一下,就非常整齐了。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弄整齐了,看他们认真细心的样子,我心里就像是一朵花悄然绽放了。“来,我给你们拍照留念。是不是觉得心里更加舒服了?”弄整齐作业本的同学,若有所思地点头微笑。
老蜗牛陪小蜗牛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有几十年从教经验的老教师,也尝尝把学生的成长估计得或者思考得过快了。记得曾有这样一种感触,教着这些学生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可以帮助老师的小大人了。等不教他们了之后,远远得看着他们,他们依然是天真烂漫甚至是有很多顽皮一面的孩子。
五年多来学写教育叙事文章,见证自己蜗牛一般的成长。五十多岁的自己,学着说话,学着与人沟通交流,学着更好备课上课写课后反思,学着做同学们的真朋友。
当自己要发火或按捺不住的时候,一定想一想:小蜗牛们犯的错、走的弯路,我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经有过,只是在具体的方面角度,内容不同和程度有异而已。
一个随便惯了的同学,学习文化课不安心,就在那里弄着一个塑胶小圆球(豆粒大小)玩。小圆球滚到地上了,他就作蛤蟆状趴在地上去捡拾。批评不管用不管也不行,就问他:“你能不把球滚到地上去吗?”他将小球放到自己包里,手里弄着一个瓶盖一样的东西,发出哒哒哒地发报声,他的一条腿也在快速抖动着。经验告诉我,再严厉批评,会把事情闹僵。
“你主动将小球放到包里,看来你能帮着老师把自己管好的!”表扬之后,他变得安静多了。
另一个同学写作业,用一根橡皮筋栓了一块橡皮玩:或者让橡皮上上下下玩蹦极,或者摇起来让橡皮坐摩天轮。我提醒他,他诧异地望着我:“我写完作业了!”我表扬他:“看你做得好,不仅用功了,还用心了。你能像掌握好这些知识那样,集中精力做有意义的事情吗?如果你再违规,肯定会被批评,你玩橡皮筋的快乐就变成了苦恼!”之后,这同学在座位上老实多了。
让每个小蜗牛,从自己的行为中,找出哪些是值得弘扬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调动他们心中朝向更好的记忆,让更优秀的自我战胜相对散漫的自己。我不是一个厉害的老师,不可能用自己的威严去让学生怕自己,就学着让学生因为珍惜自身的美好,远离桎梏自己身心更好成长的行为!
我参加叙事者五年多来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一个老蜗牛,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有了值得期待的远方和诗,在向自己招手,虽是蜗行也须臾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