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536补齐教学相长的“短板”
这些看似简单细碎综合性强的区域地理,总是让我感到无比头痛。无法展开自己擅长解读的优势,很多学生往往既不能深入解读,也不能对相关的综合分析理解记忆。
我的这种教学个性上的短板,与我的灵活性不足,也与我年龄偏大精力不济有关;学生的不善于提问和表述,也是与个性和多年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关。
糟糕透了与补齐“短板”
开学两周以来,我一直在有空闲的时候,就思考希望能突破这个教学瓶颈不得其结果。
不得不进行一次次试错,并承受糟糕透了的结果: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能往前推进,说是推进也有自欺欺人的成分。午自习课上,和开学后的作业检查,我已经可以看出部分同学的懈怠了。特别是曾经的学习骨干的下滑,让我感到惊心担心。如果遇到学生思想情感或行为习惯滑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是保持原来状态都很难做到了。
曾经用过的“课堂教学知识树”在我近乎绝望感觉教学糟透了的情况下,从我记忆的脑海里冒出来了。
一两年前,我在教上一届初二同学学习这册内容时,也遇到同样的困窘。直到期中考试一周后,才借鉴叙事者袁静老师思维导图讲座,开始画每节课的知识树。这种知识树,在上课一开始起到学习目标确定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学案导学的作用;在学习最后阶段起到练习巩固和及时检测的作用。
不用说,助教们看着这个知识树,可以帮助老师引领同学练习巩固或检测。
还有一种补短板的重要力量需要铭记,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悲悯情怀和勇于担当的智慧和力量。所有除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参与问卷调查之外,其他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而且真实性不容怀疑,也就是说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对今后更好引导激励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仇钰茹、孙菁爽等主动要求放课件由她们讲课;丁俊超等同学,一听说替老师讲课,虽然处于一种准感冒状态,也一口答应。最终,分别以效果不好和身体欠佳原因而作罢。这些同学,是绝大多数同学的代表,教师铭记同学们的帮助老师的心和行动,更好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更好成长!
批判继承与扬长避短
每节课出示知识树之前两周,采取的教学措施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整体结构欠缺教师有效互动这样一个重要环节,才让这种看同步预习并做题逐步提升搁浅。
有了“知识树”参与的师生互动,先前的这个措施就会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预习和进一步学习得更好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因为勤奋学习探究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收获一些参与师生互动的小惊喜。
“知识树”的介入,不用教师碎碎念,学生就知道一上课要干什么,教学活动中重点理解掌握什么或者学会怎么样的活学活用。偶尔有表达不清或者疏漏的情况,学生可以参与知识树的完善提升,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分,从而弥补学生不善于提问和表述的短板。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大可以保留自己有限的精力好钢用在刀刃上。也不至于学生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强干等着,可以看新的内容或者多进行一些复习巩固;学习相对较弱的同学,也不至于因为跟不上趟,而干脆放弃学习。围绕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学习弱的同学也可以收获,属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课堂之花和果实。
当然更重要的是,师生践行了“人无弃人物无弃财”的优秀传统,更好践行了对自己心田的智慧耕耘。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还要学会点燃并引导激励同学向上向善的努力!
先用同步的“新知初探”巩固基础知识,接下来做同步中的知识运用例析(探究)学会分析思考,用课堂即时达标及课时作业提升逐步完善提升学习境界。难题或主动提问,是新的成长阶梯。
开学两周来,一直都在苦苦思索中寝食难安,是师生互助的悲悯情怀和文化精神氛围,让我保持足够的自信乐观中并努力学习反思,在感觉糟糕透了的情况下看到了教学相长的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