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523:开学伊始,“点燃”教学
开学最初几天,我都感觉不再状态。
是近一个月离开了讲台,找不到感觉了。第一节课的主题,我确定为“关注地理学习,关注自身成长”。列了一个提纲,让同学们针对相关的学科学习习惯和课下行为习惯进行梳理,找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或不足,结合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完成这个自我评价自我并目标性质的调查问卷。
为了让同学们不怵头写,我先以自己为例进行了示范。
六七十个同学,我现在已经收缴了六十来份,其中还有九份等以后再交。
今天,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理这些内容。除了上了一个午自习外,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四十个同学的成长档案,基本整理完了。按每个同学八十个字算,也有三千多字了,怪不得自己觉得累啊!
每个同学的,都要认真解读,选取关键词整理到这个同学相应的成长日志页上。以后,这就是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参考资料了。备课、批阅作业、与同学谈心、与同事们或家长交流学生信息,这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以前,我曾经走过弯路:一个不干家务、学习劳动都懒惰的同学,我逼着他达到一种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不仅自己空耗了心神精力,而且让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因为老师让他去做他根本不想做也不能做好的事情。心神精力,用在不该用的地方,那些需要老师的类似关照的同学,得不到老师的引导激励,又错失了引导激励更多同学的机遇,教育教学走向一个恶性循环的泥沼。就像是一个人生火时,拿了一些湿柴火却点燃,自然劳而无功。
我经常在叙事中写到一个有关成长的词语,就是扬长避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找到每个同学的长与短。这种短长,不仅需要老师客观去观察,更需要学生的一致或类似认同,这样才能让引导激励更加深入人心。
我写着这些成长日志,想象着如何引导激励具有各自特色的同学们。没有这些,我备课中在备学生的时候,也就有了具体的影响和认知。这种备课中,可以看到同学可以如何配合,实际上就是在上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种很好的演练。教师达到这种层面上的备课,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
这种点燃,也包括点燃教师自己。上面说到的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在没有点燃学生的同时,教师也没有点燃自己!
我一直坚持学写教育教学叙事,有时到深夜十一二点,这对心脑血管不好的我而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身心健康极限挑战。为了不错过自我认知评价和找准方向目标的努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想到小时候,在烧柴火炉子上生火做饭的故事。
首先要挑选柴火:选出最容易燃烧的柴火点燃,可以凭借他的燃烧将其他干柴点燃。柴火中,还有一些有青皮的,还有被淋湿了。这些不急于往火炉里放,如果放早了,就用他们自身的凉气和湿气把火压灭了。这种柴火,放在太阳下晒,或者等火炉里的火非常旺盛的时候,将潮湿或有青皮的柴火放进去,也能正常燃烧了。就是同一根柴火,也有好点燃的一头,也有不好着火的地方。学会把最容易燃烧的首先点燃,这是点燃教学的智慧所在。
有同事问我:开学第一课,同学们表现咋样?
我说:我正在听其言观其行视其由察其安!
通过学生的梦想追求,我可以因势利导。通过学生的自我认知评价,不用我再絮絮叨叨主观臆断,只是可以更好寻找教学相长的合力而已!
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个更加美好的、有利于师生的美好的教育教学互动,正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