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2520:不一样的相互了解支持
(2021-03-01 16:30:0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2520:不一样的相互了解支持
我教2017级两个班。初一下学期,我突发奇想:作为教师,常常告诫自己教育教学要因势利导,我了解学生吗?
那时,通过学写教育叙事,我了解了每个同学的一些特点。这种了解越是深入,越是感到自己对每个同学的解读似是而非!
于是,我就想发挥同学们的自我认识评价能力,让我的这种了解更加客观公正。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梦想,让我不仅看到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更能看到同学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青春期的学生,不仅对他人和环境感到难以理解和沟通,也给我类似的感觉。
我以“以梦为马,砥砺前行”一封致同学们公开信的方式,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一场特殊的调查问卷。
信中,我首先,列举了几位同学的微型优秀事例。接着鼓励大家:每个同学经过必要的努力,都可以做成长中最优秀的自己。
其次我讲了这样做的意义:
扬长的同学,教师引导激励其发挥优点的光晕效应。
补短的同学,教师引导激励他看到更多成长的好榜样。
对于兼而有之的同学,教师也要把握时机巧妙点拨才好!
最后,我让学生在劳动、纪律、文化课学习、体育锻炼、特长学习等方面,给自己一个自我评价,给自己打一个ABC等级,写出自己需要改掉的不足。这样引导激励学生中,我可以从学生自身认识和诉求借力!
起初,同学们都有为难情绪。我就率先垂范,讲了自己在劳动纪律和体育锻炼以及扬长补短等方面,做了一一介绍。就像是写下水文,让学生有身边的榜样可以比照。接着,我写了自己的需要改掉的不足,并请同学们监督。
一个星期发动,同学之间课下可以相互探讨学习一下。接下来的一周,同学们独立和相互学习着认真填写。收上来后,我将这些内容充实到每个同学的成长日志专页中。
最后,有六七个同学(占总数的十二分之一)没有填写,其他同学都完成了。这几个没有填写的同学,或者自卑严重,或者行为散漫。没有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呈现。
这次调查摸底,让我惊喜地看到:那些平日里付出很多的小助手,有着一个帮助老师发挥自己特长的愿望。因为我知道有些同学,在课上课下付出比较多,多的让我觉得不好意思。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更多更好了学生心思,也是教师自我完善提升的必修课。同学们的梦想与追求平实生动,让我感到更好地教书育人,就是在改善自己的人生。
比如有个同学写到,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个公交车司机。有次做公交车,我特别留心公交车司机,看到他们尽职尽责,把一个车厢当成一个文明阵地,尊老爱幼呵护乘客安危。我看着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该如何面对同学们了。
有个同学写道,就是做个老师。这个同学,就是我的课代表。记得他曾经独立布置并检查作业,每个自习课值班,他都像一个教师一样坐在讲台前,维持自习课秩序,有时像老师一样检查提问。对于那些没有守规矩的同学,他严厉批评他们,甚至让他们站起来补作业或反省。起初,我担心能不能行,看到同学们都非常配合他,我感到了一种惊喜。
有个同学写道,就是想帮着老师管理好同学。这个同学,也是我的课代表,每次自习课值班,他都是主角,我则负责巡视,帮他说话做学生工作。出神入化的管理同学的表情动作,让我看了都忍俊不禁,有时候感觉同学们甚至更喜欢听他招呼。
有个说话比较少的同学,竟然说自己的缺点是话太多,让我感到震惊。我特意找这个同学询问:“我见你很少说话,怎么说有个说话多的缺点呢?”这个同学说:“我有时好与同学说废话,把学习和其他正事给耽误了。”听了同学的一席话,我把教育的目光拓展到了课堂之外生活的各个角落。
课堂上,只是同学们生活的一个侧面而已。记得,我曾经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陪着学生一切吃饭一起参与实践活动,晚上还要值班维持学生休息好等等。那一周,我看到了同学们更多不一样的成长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