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34:走,去享受这节课
(2020-12-31 18:12:4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34:走,去享受这节课
——《脑科学与课堂》读后感
一位教师做了开颅手术,主刀医生告诉他:需要在医院住一个月才能出院。这个教师手术后两个星期,就回校上课了。他说:“我喜欢课堂,与同学们在一起,比躺在病床上更利于术后恢复!”
一节好课,师生的心智应该在被润泽中成长着。
生命中最后一课
什么是最好的一节课呢?
我上下求索过,不同的师生、不同的时间、环境,相同或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节好课都有不同的定义。
我的好课,就是我与学生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有着我的个性化和班级特色的烙印。
五十多岁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也不是很有能力的教师,我常常想:不定什么时候,我就会离开教学一线,做些教辅工作。我非常珍惜每一节课,因为每一节课都可能成为我生命中的最后一课。
最好的课,不再那么难以企及。就是我能力达到的,被同学们喜欢和认可的,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这样的课就是最好的课,是我无怨无悔的课。
这样想着,我不再被考试成绩捆绑,我不再为某个学生学习进步不大困惑,不再为某个不可避免的失误懊悔,不再为达不到目标或本来不存在的一些问题纠结。我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为能上好即将面对的一节课做准备上。
从教三十多年来,我的思想和情感,没有比现在更加纯粹过。不为教学成绩,不为评先晋级,不为来自方方面面的评价和目光表情。教学生并陪着学生,学真正的知识做真正的好人!
为了熟悉学生,我把学生带有姓名的照片,拷贝在我手机上,随时翻看:熟悉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特长,不断回忆相关的师生互动,努力捕捉师生相互促进激励的契机。
我坚持写学生成长日志,每节课上最少发现三个以上的学生的优秀表现,发现并帮学生改正一个以上的不足或缺点。坚持写学生成长日志,把自己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在品行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看自己做到了没有,想想是不是自己真心愿意去做。没有做到,不要去批评学生,首先向学生做真诚的自我检讨。
表扬学生多,批评学生少。学生被表扬,得到更多正面引导;自己真诚检讨,学生受到更多激励。师生之间,不是锤子对石头的敲打,而是水与鹅卵石的载歌载舞。
认识学生的第一节课,讲自己和学生的成长故事。整个陪伴学生过程中,将师生相互引导激励的点点滴滴,以讲故事的方式变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送走一届学生的最后一课,讲坚持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把一个终点变成一个新的起跑线。
慢慢的,我感受到课堂中的成长之光,感受到师生相互帮助相互引导激励的温暖。
呵护热情和潜能
教师最初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是充满着梦想和追求的。学生最初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的第一天,也有着一个瑰丽的成长之梦。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隐隐有种感觉:师生的大脑和心灵也会中毒。比如,脑子变得不好使,心里会无缘无故的难受。
抑郁严重的时候,我曾经去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疏导我心理所用的,就是我熟悉的传统文化。为什么我对这些传统文化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用,我求心理咨询师指点。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你不够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也是一切更美好的开始。
我被纷繁的欲望和追求所困扰,自己内心的真诉求却看不到了,更不用说为了这个真诉求付诸努力,更不用说拥有前行智慧和力量的累积。
首先,我发现自己所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太多的夹杂。就像是一块庄稼地里,庄稼长着,荆棘和杂草也茂盛着。庄稼可以打粮食,荆棘和杂草也在侵蚀着庄稼的领地。从幼苗的良莠不分,到不懂的呵护庄稼清理杂草荆棘,就是我人生失败的根本所在。头脑中和内心的那些挣扎,就是这种是非不分方向不明的纠结和困扰。
一个人心脑中的夹杂,渗透在情绪念头言行的方方面面。
有更好陪伴学生成长这面镜子,每次发现缺点并改正都是幸福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