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20:12.23午自习备课
(2020-12-23 16:53:1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20:12.23午自习备课
12月23日中午,又是我值班的一个午自习。
怎么安排这个午自习,我颇费踌躇。预定午自习任务是做同步练习册,一种直觉告诉我,新编的练习册上的训练题给人一种很零散的感觉,直接让学生去做,没有教师指导,总有一种散漫式学习的感觉。就像是农田灌溉中的漫灌,用水不少,作用不大。时间,就是师生可以支配的水资源,如何要好钢用在刀刃上,作为教师总是考虑三番五次。
我总觉着《工业》部分的教学缺了什么,昨天我根据《同步练习册》上的知识梳理,给学生讲了每个工业基地的特点和发展的有利条件。这样做了以后,也觉着不够完善。我开始写《<</span>工业>知识要点梳理》,鉴于教研员苏老师的建议(重新整理教辅上的知识梳理),鉴于助教们上课都用知识梳理而且我欣欣然感觉很好。
我每节课前写教学思路,课后写教学反思或札记,不就是一种知识梳理吗?这种梳理,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且渗透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灵魂。每天不简单的写,就是让他们能够一以贯之。地理教学知识点比较零碎,这是师生都能感受到的,但是作为教学活动总导演的教师,觉得零碎就有问题了,那么在学生那里就是一地的芝麻粒甚至是鸡毛。
写了每个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就开始想它的不利条件和解决措施,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思维链接,只有这样就有人文情怀的思维链接,才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棵关于《工业》的知识树。
有利条件,涉及这个工业基地的位置、交通、资源和科技水平以及农业甚至是政策等等,那么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不是也与这些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辩证思维,就是机遇和困难是客观事物并存的两个方面,人类的智慧,就是扬长避短。我想到中考命题中的关于不利条件和解决途径的思考题,那么一个工业基地的问题,就与其他地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了。整个国家的资源、交通、科技信息和管理经验,乃至整个世界的,只要人们愿意协作共赢,实际上这种协作共赢已经早就展开了,是可以通盘考虑的。
于是,一个几百字的《<</span>工业>知识要点梳理》就诞生了。写完这些,时间已经中午十一点十分多一点了。我心头一块石头落地,终于有了一个完善课堂教学的思路。接下来,我和同学们有了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