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419:从师生问好说起

(2020-12-23 10:21:5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419:从师生问好说起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接受并向学生问好。

作为喜欢研读传统文化的自己,常常面对文化这种形式,喜欢更加深究其中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问好”声探秘

地理老师!”

地理老师,好!

王迎旭与刘骏正同学,比如附和一起一伏,成了我走进教室后的一道场景。应该是同学们是发自真心的,曾经让我感动,比最初走进教室遇到的沉闷好多了。我曾经说过:同学们好!谢谢你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我也要向同学们表达真切的同样的心情!

同学们笑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润物细无声中。

以后,走进教室,经常听到两位同学的二重唱。我曾经给他们亮过黄牌,也曾经扣过行为惯分。有时,这种状况,消失匿迹了,过一阵又卷土重来。大概上一次,我非常凶的缘故,他们的这种问好,即是表达师生之情谊,也是在提醒我,教育教学不用那么凶,不用那么歇斯底里。

其实,我回去后就后悔了。那一天,因为自己有心事,显得异常烦躁。就是坚持八年的诵读佛经和参禅等修养,也没有很好的压制或转化消除,以至于无名火乱撞的我,在面对学生的不如意时,开始压抑不住,开始大光其火。不仅如此,这一段时间里,备课也不在状态。

我不能仅仅质疑学生的怪里怪气,首先学会去除自己的心魔。我相信,自己品行正了,自己心中风清气顺了,教育教学也会多一份顺利和坦途!

“问好”有何不妥?

两个同学的问好,的确有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我想到自己,也是觉得没有跟老师说话表示问好,就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敬意。有时,发现即使表示问好的说话,也是一种对他人的打扰。

我在参悟礼仪方面的经典时发现,这种敬意关键是有一颗精妙空明之心,其实说出来不说出来并不重要。如果一个人在乎你,即使不说,你有这种敬意在,他也会感受得到。

我举两个例子:

四年前,我教了一个初三年级,他们的班长是我的得力助手,不管是借阅图书还是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下课在路上遇到在一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跟我说一句话,除了他完成我交代的任务的相关交流。

我说到这个细节,这个班长的另一个任课教师,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他给这个同学也是上了一年课,路上遇到也没有主动问过老师好!

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通的评价,这个同学的确是一个非常尊敬老师的同学,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老师尊敬的同学。

这个同学后来升入了本地的重点高中,高一年级一千多学生中,他被评为十佳好少年之一。我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默默的做帮助同学和老师的事情,做帮助班集体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他做得是最多的。

我最近在看《脑科学与课堂》一书,觉得书中说的人有一个气场可以让人感觉到时对的。离着两三米或三五米,一个人的气场可以被另一个人感觉到。我想,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尊重和敬意,也是一种气场,对方也会感觉到。

一次,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位同事,他从我身边走过。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走到我前面半米了,我对这个同事充满着敬意,便朝着他的背影,轻轻鞠躬点头。没想到奇迹出现了,他竟然转过身来,朝在他身后的我点头问好。我想,他一定感觉到了我的这份敬意。很多时候,我们彼此并不说话,甚至没有表情动作交流,但是我们之间相互学习敬重就像是一种电磁波一直都在。

今天早晨刚到校门口,看到一位学生家长,他也来学校有事。我们熟悉,彼此都非常敬重。跟着十几米远,我就朝他那个方向点了一下头,表示我的敬意。他已经在我前边了,又隔着十几米远,还是朝着我这个方向微笑着点头致意。

在我课上课下推行,行为习惯加减分,就是在奖励或提醒同学们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得见,你的懈怠需要及时警醒。

细微处朝向美好的努力

因为我有一种信念: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日行一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想,大家应该认识这个因果律,而且会分析这种因果,以致于让自己防患于未然。

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管理自己,认为我小没有长大所以就任性,这是解放天性可以更好成长,殊不知是在为自己的成长制造困难和挫折,是在损伤自己的福报。

我们讲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就明白了。一个缺乏自我管理主动成长的同学,要父母多操心费力花费钱财,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计划和落实。父母的精力财力和能力有限,用在这方面多了,用在自己的工作事业学习上的精力物力财力就少了,父母要比同龄人,在现有的条件和能力下进步更慢。作为儿女,还在依赖一个因为自己的羁绊不能更好在主动成长的父母,自己的明天怎么会变得更好呢?就像是一棵树的枝叶花和果实,要努力茁壮成长,却让自己的根和主干部分,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营养,其结果不言而喻。

我们提倡陪伴学生成长,这种陪伴,这种静待花开,不是一种放任自由,而是严格要求和更好尊重基础上的积极引导激励。

我常说,帮助父母感恩父母的学生,就是努力成长进步的学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用父母操心费力的就是努力成长的学生。

当然我在这方面,原来有错误的认识,现在正在纠正。我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我们学校一位老师,从来不陪着孩子也作业。他在那里看书或看电视,孩子就在那里认真做作业,而且学习成绩非常好。这样的孩子懂事,懂得让父母休养生息。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单位都是骨干,他也从父母更好成长例子中学到了更多成长智慧。这个学生,现在是博士研究生了,仍然在非常努力地学习进步,甚至去挑战一个他从来没有涉及的学科领域。把自己重新归零,从头像学起。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怕从头再来,因为他具有良好的品行,他具有从头再来迎头赶上的智慧和意志力。

在举一个例子,就是在课堂上。有些同学不能集中精力,老师讲一遍没有听清楚,需要老师讲第二遍。老师精力有限,即使精力充沛的老师,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课堂时间有限。就在这个非常直白的问题上,反复占用有效学习时间,把老师的精力和同学们的学习时间给占用了。同样的道理,老师作更好指导的时间或同学们更好接受老师指导的时间少了,同学们强化练习的时间少了,最终大家的学习效果都受到影响。试想一下,一次两次三次这样,是一个人的不足,可以理解,如果经常这样不去改变,那么就是损害自己的福报,就是你的老师和同学的讲课或学习质量都下降了,你怎么会学习得更好呢?

有些同学讲:老师啊,我们不就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不好,不够努力吗?你怎么把我们说的好像是损人不利己似的。

每个人学习能力不一样,学习成绩差不纯粹是不努力,也可能自己这方面天赋差。但是上课分神随便,影响自己和别人,就是品行问题,就是损人不利己。在家里是如此,在学校里也是如此。我说你们这样,说我的孩子也是如此。是非对错,不在于你与老师关系的远近。错了就是错了,不想让同学们是非颠倒对错不分。

成绩差,品行不差

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差,品行不差。我举几个例子:

有个同学,书写非常认真工整,听课也集中精力,炯炯有神的眼睛,让我觉得他是我最得意弟子之一。

有一次,遇到一个难题。没有人举手回答,我就喊这个同学起来回答。他站起来,憋得满脸通红不出声。同学们“哈——”的哄堂大笑。

我知道自己判断错了,下课了解到这个同学成绩在班里几乎是最后一名 。但是他的集中精力和认真书写,让我至今想来非常敬佩。

后来他到了职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了纺织车间工作。因为他非常勤快,产品质量高数量大,很快被选为小组长。很多学习比他好许多的同学,在他手下干。

作为教师,我在反思,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他本来什么都不懂的文化课,能集中精力听讲,认真书工整书写作业。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啊!用这样的意志力去对待他具有潜能的工作,一定会干得不错,只要选上适合他干的工作,他一定会脱颖而出。

这样的学生很多,我曾经因为学习成绩不高,曾经误会他不努力严厉批评过他,曾经因为他偶尔作业好是抄袭。但是时间一长,老师也会了解到他的真实学习状态,也会更尊重这些同学,支持鼓励他们成长,不应为成绩低而看不起他们,反而为他们的坚忍不拔感到他们是值得敬佩学习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