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12:来处、归途与当下
(2020-12-21 09:22:0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12:来处、归途与当下
有人说,父母在便有来处。没有了父母便没有了来处,只有归途。幸亏有佛经等经典相伴,减少了一部分苦痛,学会了一些释然。这个冬天,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像冬天的花木一样处于一种弱弱的状态,想到自己一生的不堪,不时会有一些悲凉浮上心头,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尽头小了,更多的是忏悔不及。
来处不再,有佛经相伴;去处何在?我努力中。儿女是另一种的牵挂,虽然儿女自有儿女福,但是自己和儿女不得大解脱中的成长,毕竟终是憾事。
有些寒意的晚上,与妻相伴,纵说自己少年时的感受力量,说成年以后的荒唐事,特别是对儿子教育的确实,就像是一股股凉风吹过自己心头。好在,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好在妻还耐心听着。其实,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我都有缺憾,唯独作为父亲的教育的缺憾,让我深深尝受了恶果。
《楞严经》八年的诵读,让我觉得自己必须首先清除自身的杂质;《地藏经》让我有勇气,从点滴纤毫努力做起,持之以恒去成就大自在。我的情感神经太纤细,以至于同样的经历,在我而言,影响更深,以至于很长时间让我在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
读过很多的书,消除过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但是心中的那份伤痛依然都在。好像一块白布,被玷污了,即使清洗无数次都难以完全没有痕迹。记得在正觉寺教师禅修班,看到床单上的污迹,我产生误会,找一位志愿者。那位志愿者说:“你心中有执念!”心中有执念,才有误会,即使别人解释了那种念头依然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一种执念,我这样的性格人的尤甚。
感谢《楞严经》和《地藏经》的加持,感谢领导同事的帮助,感谢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理解支持。回想曾经经过的种种,一切顺境和逆境都成为成长中的善缘。顺境,让我受到激励,坚定信心学会坚持慎始善终。逆境,让我经受历练。佛说以苦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说着说着,看着精心聆听的妻,我突然对她产生大大的同情。在我种种不堪中,她独自面对忍受多少风风雨雨冰霜闪电。这就是相濡以沫,我突然被感动,但愿我不辜负这份相濡以沫。如果我永远不觉醒,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在我心中的魔障不除的时候,我对周围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产生多大的误解呢?
读《地藏经》八年了,对时间精力都很捉襟见肘的我而言,这是一种怎样的高雅的奢侈。我常常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这么坚持?我原先只知道,生命中有一种潜意识和力量推着我往前走,每次拿起或捧读《地藏经》的时候,一个心底的声音,就在欢欣鼓舞,好阳光好温暖好悲悯和智慧。这种赞叹不绝于耳,我不忍心她失望。她失望,我就像是丢了魂一样。
现在终于明白,这个没有被放弃的,就是对我心魔的转化。在我更加深入思考和努力中,我发现这种不放弃,也是在不放弃对我寄予希望和期待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此刻,我恍惚中明白,《地藏经》在教我如何不放弃并帮助父母和家人、亲朋好友中,让我走出了心中那个坎。走出来,站在阳光下,像一个农民那样,在自己人生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播种收获。
在我学写教育教学叙事中,多次出现“不如意”这个词。实际上,如意和不如意,都是一种执念。心中冥冥中的那个意,就是一种妄念。今天早上五点半,先是双盘着诵读了《大悲咒》,继续默诵着《楞严经》中的万言金句做大礼拜一百零八个。刹那间突然醒悟,种种的不如意和如意都是执念,我的痛苦和患得患失皆源于此。
过去和未来都无法把握,唯有珍惜当下。我通过文字,记录下努力自我完善提升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对自己努力登攀的一种记录,作为一种新起点,作为一种朝向美好未来的台阶,作为一种朝向和方式途径。我用学写教育教学叙事的方式,将它收藏,在这个冬天感到别样的温暖和光明,让它更好照亮和温暖我前行的路!